一是经济指标平稳增长。克服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截至6月底,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6.25亿元;截至7月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4.3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92亿元。财政收入在顺利实现“双过半”的基础上,到8月底已完成6.33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59.5%。8月初,省政府通报了全省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考核结果,在全省119个县(市、区)综合考评中,古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位居第22位,经济社会发展指数位居全省第21位,是全省通报表彰的19个县(市、区)之一,是临汾市唯一受到表彰的县。
二是骨干企业运转正常。通过积极争取,全县有10座煤矿陆续复工复产,其中5座煤矿复产,复工复产率在全市排在首位。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帮助6个焦化企业顺利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没有一个焦化企业停工停产,并取得了环评、土地、立项等手续,企业的正常运转,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三是重点工程和工作有序推进。截至8月20日,年初确定的36项重点工程和实事中,有6项已经完工,17项已经完成过半,13项正在加紧实施。“三城联创”和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利达10万吨甲醇、鑫秀煤矸石发电、纳米沸石等重点项目实现了突破性进展。
四是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成功举办了第二届牡丹文化旅游节,游客突破30万人次,带动各项收入1800余万元。在农村,上半年新增专业合作社101个,涌现出了南垣乡陈香连翘加工、古阳镇白素村西红柿基地、凌云村山珍加工等农业产业化项目,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
五是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完成2469元,同比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8429元,同比增长9.7%。特别是古县成为全省22家、全市3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之一。截至目前,参保人数已达4万余人,占适龄人口的90%,征缴保费700余万元,县财政配套资金570万元,为7150名到龄农民发放养老金80余万元。
六是对外形象更加良好。全市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现场会、民进山西省委六届六次常委会等大型会议先后在古县召开,彰显了古县日益良好的对外形象和独特的魅力。8月19日,张宝顺书记来古县调研时做出批示:古县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进步,安全稳定,成绩显著。希望继续努力,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之路,努力实现三个发展。(通讯员 刘广亮 刘冉玲)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