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一、总量变动均呈直线上升趋势
资本形成总额迅猛增加,60年之间增长了上千倍。1949年资本形成总额为0.05亿元,2008年增加到413.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2008年资本形成总额是1949年的1805倍。改革开放以后,临汾投资需求不断增加,资本形成总额由1978年的3.8亿元上升1989年的12.3亿元,2001年突破100亿元,达到101.9亿元。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资本形成总额增长步伐进一步加快,从2004年起,资本形成总额连续5年超过最终消费。
消费与投资比例发生了重大变化。建国60年,消费与投资比例关系呈现出三个明显不同的时期:一是建国初期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的30年,消费明显高于投资,消费与投资之比高达2.45:1;二是改革开放到2000年,投资稳步增加,比例明显下降,消费与投资之比调整为1.34:1;三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消费与投资之比发生了根本性扭转,下降为0.89:1,尤其是2008年这一比例调整为0.83:1。
二、增长速度变动呈现“两快”特点
一是投资增长快于GDP和消费增幅。从最近20年平均增长幅度看,全市GDP增长11.6%,最终消费增长9%,资本形成增长13.5%,资本形成增长幅度分别高于GDP和最终消费1.9和4.5个百分点。进入新世纪以后,这种差距虽然有所缩小,但资本形成增长幅度依然保持了领先地位。2005年资本形成增幅高达21.6%,比GDP和最终消费增幅分别高出7和13个百分点。
二是消费增长速度呈现加快之势。最近20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和政府各项有关刺激消费政策的贯彻落实,消费需求明显增加,最终消费增长幅度明显加快。最近10年最终消费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年均增幅达到10.5%,比前10年增速加快3个百分点。其中,居民消费年均增长10.3%,比前10年加快2.5个百分点;政府消费年均增长11%,加快4.6个百分点。
三、消费率和投资率发生巨变并呈现出高积累特征
消费率和投资率,即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总额占GDP使用额的比重。消费率和投资率不仅反映社会最终产品的使用结构,也是影响到社会再生产正常运行的最基本的比例关系。建国60年历史资料显示,临汾投资率呈现不断扩大之势,从2004年起投资率高于消费率,呈现出高积累特征。1949年临汾消费率为95.4%,1970年下降到60.6%,2000年降为55.8%,2008年最低,下降到45.5%。与消费率不断下降的趋势相反,投资率则一路攀升,由1949年的4.8%,上升到1970年的39.8%,2000年再度提高到45.2%,2004年以后超过消费率,2008年达到54.8%。60年间,消费率下降50个百分点,投资率则上升了50个百分点。2000年到2008年,投资率上升了9.5个百分点,消费率下降了10.4个百分点,并由2000年投资率低于消费率10.6个百分点,演变为2008年投资率高于消费率9.4个百分点。高积累低消费趋势明显。
从三大需求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看,投资对全市经济的贡献份额最大,其次是消费。改革开放以来,投资对全市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步提高,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投资对经济的贡献率上升到第一位,由过去的消费、投资和出口演变为投资、消费和出口。2008年,投资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为54.1%,消费贡献率为48%,投资贡献率明显高于消费。最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在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也采取了一系列有关刺激消费的政策和措施,使“两架马车”并驾齐驱,消费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得到了逐步提高。2008年,消费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由2005年的32.2%上升到48%,年均提高5个百分点。 (通讯员 苏彩凤)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