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征管:攻坚克难 破冰前行

2010-01-11 08:41: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2009年,全市地税收入逆势上扬,共完成411050万元,与去年同比增长8.71%,增收32935万元。
数字凝聚了全市税务干部职工的艰苦努力和辛勤付出。
2009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回顾2009年的税务工作,税务人形容“税收收入形势极其严峻”,“组织收入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这一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山西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税收大幅下滑。临汾作为煤炭大市,全市原煤的生产受到市场变动和一系列安全整顿、煤矿重组整合等多重影响,更是首当其冲。
数据显示,2009年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327.52亿元,下降3.72%。原煤产量2185.52万吨,下降24.80%,发电量50.17亿千瓦时,下降8.30%,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27.96亿元,增长39.20%,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47.77亿元,增长21.60%。
截至2009年12月2日,全市实现复产的煤矿只有42座。截至10月底,全市原煤产量1925.71万吨,相比上年同期减少了28.80%,减少780万吨。
1至11月份非煤矿山仅完成税收2371.2万元,比同期的9459.6万元,减少74.93%,减收7088.4万元。
……
从数据分析,全市经济回升主要靠固定资产投资来拉动,主体产业的指标仍处于负增长。加之,我市大部分重点工程项目多属上游产业,经济形势回暖到我市实体经济的拉动也需要过渡,新增税源明显匮乏。
面对困难,全市国税和地税系统的干部职工凝心聚力,深刻洞察全市经济和税收走势,充分利用税收电子化手段及时全面对税源情况进行分析预测,集中一切可用的人、财、物力,强化征管,挖潜增收,保证税款及时足额入库。

国税:以精细促提高 向管理要收入

提高税收征管是国税工作的重点,市国税局以精细促提高,向管理要收入,围绕“核查、渗透、落实”,做好“大征管”文章。
核查——细管深究促提高。市国税系统通过开展税收征管状况分析核查,加强了薄弱环节税收管理。查出各类应办未办国税登记2034户,追缴税款28万元;对小石灰厂、小石料厂等小企业开展专项检查,共检查340户,增加收入703.36万元。对各种建筑材料的税收管理,通过掌握重点工程项目立项、中标、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与工程项目部门沟通,确定工程项目采购的大宗材料物资来源,核查供货方的发票开具和申报纳税情况。对各地拍卖公司、二手车交易公司、金银手饰等行业,出台新的管理办法,强化管理。综合运用工商、质检等部门提供的企业信息以及税务登记信息,对街道、车站、商场租赁柜台业户、写字楼、住宅楼内的经营业户进行清理检查,消除漏征漏管,共查出漏征漏管2044户,调整定额171.52万元。同时,实行清欠问责制,千方百计清缴欠税。要求煤焦行业、非煤矿山企业当年不能发生新欠,对关停企业提前介入,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坚决防止新的欠税。
针对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和税收专项检查、专项整治工作,国税系统专门成立了52个检查组,加大了税务稽查力度,共查补税款7570万元。在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方面,成立了打击发票违法犯罪专项整治领导组,与公安、工商等单位联合开展治理,目前已查处4起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涉及税款189.2万元;同时积极查处举报案件和省局督办、交办的案件3起,直接受理举报9起,查结上年举报2起,查补143.99万元。截至目前,累计实现稽查收入1.517亿元,其中税款11442万元,罚款900万元,加收滞纳金2828万元,占全市税收任务的2.17%。
渗透——创新技术促征管。市国税局从强化重点税源监管入手,树立信息管税理念,强化纳税评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以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为重点,以对涉税信息的采集、分析、利用为主线,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健全税源管理体系,加强业务与技术的融合,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强化税收分析预警机制,根据不同行业特点,从公安、电力、煤运公司等部门获取信息,通过“四位一体、三级联动”平台,针对性地实施纳税评估。对重点行业建立和完善分行业评估模型,重点对煤炭、电力、金融、烟酒销售等重点行业和领域进行专项评估。目前已建立煤炭、电力、金融、烟酒销售等12个行业的评估模型,评估纳税人1337户,增加收入3077万元。
落实——立足落实保任务。市国税局加大对税收征管、执法考核的力度,以落实促管理,以管理促收入。
通过严明纪律、严格考核,使依法治税和科学管理的成果最终体现到税收增长上。2009年7月,该局召开“建设法治国税、严格规范执法”现场观摩会,把各县(市、区)局局长、分管局长、综合业务科股长、管理分局局长全都集中起来,参观学习典型县市的先进经验和资料范本,提出了规范执法管理体系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工作要求,目的就是要通过构建规范执法管理体系,为组织收入奠定基础,开辟道路。同时,通过开展组织收入督查工作,及时检查和督促任务的落实完成情况。市国税局班子成员分别联系3至4个县和一个重点企业,科室监控1至2个县市局,分别就组织收入攻坚的安排部署、督促落实、各县市经济税源变化、地方政府对国税工作的态度以及收入预测进行了督查。督查工作进一步统一了干部思想,坚定了信心,有效促进了税收任务的完成。
与此同时,全市国税系统认真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去年一年,共计减税8.14亿元,有力支持了企业的发展。

地税:以重点保收入 以创新保增长

去年一年,全市地税干部从大局出发,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勇挑重担,不仅要完成任务,而且要力争超收。为此,他们提出了倡导“大县缺口小县补,能补多少补多少”,并要求收入进度较好的单位多做贡献,为促进省、市“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政策措施的实施,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大局,做出应有的贡献。
结合全市经济税收形势,市地税局在组织收入上不断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主要抓住了重点税源大户,加大了对重点税源、重点行业、重点项目的税收监控力度,并加强跟踪监控临汾重点工程的进展情况,准确及时地把握重点工程的生产经营状况和工程进度;紧紧抓住征管薄弱环节,进一步发掘税收潜力,强化稽查,深入开展了房地产及二手房交易市场的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代征、代扣制度,从源头上强化税收征管;并从主导煤焦铁行业发展状况、主要产品市场供求、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多个方面,更加深入、细致地进行调查和分析,变被动接受为主动了解,加强了与市直各经济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为各项收入稳步增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和科学决策。通过这些强有力的措施,克服困难,千方百计,确保了收入进度。
根据全年任务缺口,市地税局多次召开县市局长税收收入分析会,重新下达了调整后税收收入任务,并把此项工作列为年度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尤其是进入11月份以来,先后三次召开全市收入专题会,市地税局党组成员分成三个小组,带领相关科室人员,深入各个县市,督查市局组织的重点稽查及各项专项检查工作,全力督促收入。同时强化收入预测,11月份5日一报,12月份一日一报,及时把握各项收入进度变化情况,同时实行重大情况报告制度,对收入工作中出现的重大情况,及早报告,尽早研究和解决。对不能完成任务、组织收入不力、影响全局收入的县市,将严格按照目标责任制来考评。
强化地方税种的管理,以小补大,增加地方财力。这是市地税局多年来一直坚持的指导方针,尤其是强化地方税种的征收管理,以小补大,确保了地方可用财力的增加。2009年,全市车船税完成2963万元,比去年增长29.56%,增收676万元,土地增值税完成3008万元,增长45.95%,增收947万元,印花税完成8001万元,增长10.18%,增收739万元。市地税系统始终坚持“地税工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税干部为纳税人服务,地税机关为基层服务”的“三个服务”理念,变强制管理为优化服务,以人为本,多从纳税人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延长了办税服务厅上下班时间,全面供应代开发票,想纳税人之所想,急纳税人之所急,办纳税人之所需,全力做好纳税服务。
有人把税收比做国家的血脉,社会和谐的润滑剂,税收兴邦惠民,担当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国计民生的重要角色。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全市税务系统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税务工作宗旨,为我市科学发展、安全发展、转型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报记者 李晓琳 王长波)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