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永昌源集团转型发展之路

2010-06-07 16:28: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张文泉和专家们在葡萄种植基地查看葡萄生长情况。  


乡宁县城北塬,黄土高原上一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
这里,曾是春秋时期狄戎部落生活的地方;晋文公重耳当年也曾避难在此,她的母亲戎子酿酒的历史和动人传说正是从这里流传开来……
今天,这片黄土坡被考证为葡萄种植的“风水宝地”。乘全省“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发展”的东风,一个集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文化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企业应运而生,初具规模。
初夏时节,我们踏上这片土地,探寻山西永昌源集团转型发展之路。

“转型发展才是企业长远之路”


张文泉所经营的山西永昌源集团是一家集采煤、洗选、炼焦、发电、城市供气供热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这几年,在煤焦市场形势日益看好的情况下,他为何要开发葡萄酒产业呢?“乡宁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产煤县,但煤焦生产对集团来说,缺乏更大的发展空间,难以扩大规模,难以符合国家日益提高的产业标准要求。从乡宁传统工业经济结构看,轻重失衡,管理粗放,也急需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直接消费品工业,要实现企业扩张和发展就必须另辟蹊径,重找出路。”张文泉说:“转型发展才是企业长远之路。乡宁县委、县政府历来倡导以工业投资农业、反哺农业,这一理念也成为乡宁煤焦企业家们的共识。公司管理人员在分析了国内外市场变化及全球消费需求的情况下,结合集团所处的地理、气候、人文历史等因素,果断调整了公司的发展战略,选定了以葡萄及葡萄酒为核心的产业发展链。这不仅利于集团的长远发展,对促进乡宁农业生产规模的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带动一方百姓脱贫致富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乡宁县处于北纬35°41′30″——36°09′37″之间,根据全国人大农工委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李华博士的实地考察研究,乡宁县城北塬正处于全球优质酿造葡萄的黄金区划区内,小气候特征及外围条件符合最佳葡萄生产区的要求,而且该区域没有现代工业的存在,没有受到任何污染,环境优美,是得天独厚的庄园酒生产场所;同时,戎子酿酒的传说,为打造戎子酒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品牌优势。
有了得天独厚的地利条件,那么葡萄酒市场的前景如何呢?一年里,张文泉走访了国内葡萄酒生产的大型企业,调查了解、深入分析之后,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张文泉说,近年来,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健康、追求品位,已越来越成为时尚,缤纷多彩的葡萄酒,以其淡雅可口、健康宜人的品质,日益走近寻常大众。据统计,从2003年以来,我国葡萄酒生产和消费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尽管如此,我们的人均葡萄酒消费量仍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正是看好这个巨大的市场空间,2007年年初,戎子酒庄建设正式启动,该项目总投资2.16亿元,建设规模为:发展10000亩优质酿酒葡萄基地,建成5000吨/年的中高档葡萄酒生产线及葡萄酒文化旅游观光配套设施。
作为全县农业产业化的一个龙头企业,戎子酒庄的建设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
县里为公司列支“科技三项费”50万元,对基地农民进行了种植管理免费培训,并实行苗木定向补贴。戎子酒庄成为全县农业调产的典范。

“在黄金地带建设黄金产业”


在酒庄建设刚刚启动初期,公司便划定了葡萄种植基地,以山西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为依托,引进专用优质酿酒葡萄种苗,组织农民开始种植。万亩葡萄种植基地可带动东廒、西廒、富家塬、内阳、龙鼻、石涧、大石头、宽井8个村委1250余户农民共同致富,每亩年可为农户增收3600元。
东廒村总耕地面积3000亩,目前,已发展葡萄种植面积1500余亩。该村村长告诉记者,原来种植粮食每亩收入只有六七百元,现在种植葡萄收入可达4000元以上。村民陈玉祥将自己的13亩地全部种植了葡萄。他说,就是按照公司最低的保护价算,每亩最低收入也有2500多元,是原来种粮食的好几倍呢。一位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采用的是“公司+农户”和“村企联动”的办法,为基地农户免费提供架材、苗木、技术、灌溉,并在葡萄丰产前两年每亩向农户补助400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葡萄种植的积极性。
为了保障葡萄种植的灌溉用水,公司投资1200万元修建了水库与蓄水工程及配套设施,并铺设了滴灌网线,不仅保证了葡萄种植基地的灌溉需求,同时,公司还投资90万元解决了1100余口人的饮用水问题。当地老百姓自编的信天游里有这样一句歌词:“老天爷要旱你就旱,再旱也旱不了我城北塬。”水利设施的建设,使这个千古旱塬实现了有史以来的引水上塬,耕地灌溉。
专家指出,葡萄酒品质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原料,即所谓“七分原料,三分工艺”。而原料的优劣不仅取决于品种,还取决于产地,包括当地的土壤条件和当年的气候条件。经过实地考察,被业内专家誉为“酿酒葡萄的黄金生长地带”的乡宁城北塬,所生产出来的葡萄酒品质又如何呢?2008年底,在全国葡萄酒昆明品酒会上,戎子酒庄用两年生“赤珠霞”酿酒葡萄试做的一批小试酒,在国内众多葡萄酒厂家盲评中,其色度、口感均受到业界人士好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副院长沈忠勋认为,未来十年葡萄酒市场最具挑战性的将是黄河岸边的戎子葡萄酒。

“生态农业的成功样本”


按照规划,酒庄建设成达产后,年总产值可达3.5亿元,可实现利税8000余万元,并推动餐饮、服务、旅游等产业发展,带动乡宁县中西部以至吉县等沿黄部分地区的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随着种植基地的逐步发展,酒庄在未来几年内将大力推广循环经济,用葡萄叶、行间间作苜蓿、酿酒下脚料作为饲料养猪,并在东廒村建设生猪集中屠宰厂,对猪肉及其副产品进行深加工。同时,戎子生态园、农业观光、精品采撷园,将各类葡萄名品荟萃一园,通过园林搭建,形成园中之园,成为游人观赏、品尝、亲身体验的休闲娱乐场所。戎子酒庄及整个风景区将成为中部黄河壶口风景区和西部秦俑古阵区的联系纽带。
2009年12月,副省长刘维佳到戎子酒庄就农业产业化发展进行调研。他对以煤焦生产为主的山西永昌源集团由煤炭产业向农业转轨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永昌源集团适时完成企业转型,建设葡萄酒庄,是利用工业反哺农业,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有效做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益尝试。
当月,市委副书记、市长罗清宇来到酒庄考察。在实地查看之后,他指出,戎子酒庄是煤炭转向农业的成功典型,是乡宁县结构调整的亮点。葡萄种植和葡萄酒生产是一个新兴产业,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其它地方也要积极适应形势,努力改变旧的产业结构,向戎子酒庄一样将企业做强做精,利用科技意识和科技手段加快企业的战略转轨。
戎子酒庄也引起了省内外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专家们称赞,这里是生态农业的成功样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说,戎子酒庄必将成为具有中国风格的葡萄酒文化引领者。省农科院果树所副研究员、葡萄课题研究组负责人马小和认为,戎子酒庄及其基地必将成为全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大亮点。 (本报记者 李晓琳 文/图)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