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职工看转型记者行”在我市采访

2010-07-05 16:36: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做事先做人,立业先立德;规程记心上,操作要规范;顶板最重要,支柱不可少;安全大于天,责任重于山。”浑厚有力的声音在一间不大的教室里回荡,53名职工全体起立,举起右拳,庄严宣誓。
这是霍州煤电集团辛置煤矿综采一队班前会议,大家像往常一样进行着入井前的宣誓。但不同以往的是,今天,这里聚焦了许多记者关注的目光。
6月28日,由省总工会组织举办的“走近职工看转型记者行”采访活动正式在省城太原启动。29日至30日,由多家新闻媒体组成的采访团来到我市,先后深入霍州煤电集团辛置煤矿、汾河锦绣苗园、光宇半导体工业园三家企业,进行详细的实地观摩,查阅各种资料,与基层工会主席交流,分头采访一线职工,掌握了大量的新闻线索和素材。
三家企业及广大职工群众在推动转型发展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和我市总工会在组织动员职工、服务发展大局方面的成功经验,引起了采访团成员的极大兴趣。
在辛置煤矿综采一队的这次班前会议上,所有采访团成员的目光都被宣誓的职工队伍中站在最前面的一名普通矿工所吸引。
他叫杨晓敏,年仅29岁的他已经从事了6年的井下工作。他勤于思考、善于总结,通过工作时间总结,提出了“亲情化的安全教育,军事化的现场管理,人性化的安全活动,制度化的工作机制,民主化的班组风气,规范化的岗位操作”的“六化”班组安全管理工作法。在安全生产过程中,杨晓敏充分尊重员工的主体意识,注重员工技能的培养和开发,努力营造和谐、愉快、集体意识强的安全工作氛围,倡导全体班组员工要有“人人爱岗位,人人爱企业”的敬业精神。
霍州煤电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赵云瑞说,目前,这样的工作方式已经在全集团进行了推广应用。以杨晓敏为代表的班组长为强化基层班组建设、提高煤矿安全生产做出了积极地努力。
“我也叫晓敏,可我得向辛置煤矿的杨晓敏学习。”山西日报记者张晓敏微笑地说。她以新闻媒体独特的视角对矿工杨晓敏进行了详细的采访。
在辛置煤矿井口接待站,记者与山西晚报记者辛戈进行了短暂的交流,他表示,普通职工以平凡的身份为企业发展推波助澜,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他们是可爱可敬的人。
山西日报记者张晓敏说:“感动一直伴随着我在霍州煤电辛置煤矿的采访,雪白的短袖衬衫和朝气蓬勃的笑容让我很难与印象中的煤矿工人联系起来。在采访中我了解到,杨晓敏在工作中善于思考和创新,与该矿的全国劳模胡红华对他的‘传、带’密不可分。所以说,劳模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精神旗帜。”30日,踏着晨曦的阳光,采访团一行来到位于我市尧都区土门镇的汾河锦绣苗园,对这家以工业“反哺”农业,实现成功转型的企业进行了采访。
10年前,汾河水泥厂是我市建材行业中一家久负盛名的企业,时任水泥厂厂长的吉金仓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超前的经营理念、科学的规划实施造就了汾河公司由工业企业向生态农业决然的“转身”。他决定将水泥厂的利润每年拿出200万元至500万元投入生态农业,兴建一个集苗木繁殖、休闲观光一体的综合性示范生态苗园,逐步告别高耗能、高污染,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苗园总经理苏雪峰说,当时的水泥厂生产工艺先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比较可观,所以一部分人觉得发展农业是个不可思议的决定,但更多的职工不仅采取支持的态度,还身体力行纷纷主动请缨。
黄河新闻网记者田国青问道:“在水泥生产企业的待遇是不是比苗园高一些?有多少职工主动来到这千亩荒田?”苏雪峰说:“最多的时候有180人,他们放弃了水泥厂相对较高的待遇,告别车间扛起锄头上了山,这上百人的造绿队伍在简陋的牛棚安营扎寨,顶风冒雪修渠开路、平田整地、挖石填土,紧张的基建工程完工后,又开始了栽植花卉苗木的大会战。”十年磨一剑,经过那段艰苦的时期,如今的汾河锦绣苗园,苗圃总面积达到5000亩,栽植各类绿化苗木80余种,总数上千万株。将一个单纯繁育苗木花卉的示范基地打造成为集农业生态示范、优质花卉苗木繁育、环境教育、科普教育、农业观光、田园采摘、休闲度假、运动健身、拓展训练、商务培育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公园。
随后,采访团又深入光宇半导体工业园并参加了由我市总工会在工人文化宫召开的座谈会。市总工会从职工切身利益出发,组织激励大家为转型发展献计献策的显著成效,成为采访团成员竞相追逐的焦点。
市总工会主席梁崇太介绍了我市各级工会组织建设、职工维权、职工帮扶等方面的工作。近年来,我市工会通过广泛开展“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劳动竞赛活动,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大学校”作用,积极引导职工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做贡献。
梁崇太说:“实施员工素质建设工程,组织员工进行岗位练兵、技术交流、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引导职工进一步增强爱岗敬业和岗位成才意识,把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和培养造就知识性、创新性高素质职工结合起来,把工会工作融入党政工作的中心和大局,切实发挥工会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相信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我市广大工人阶级一定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再次唱响‘咱们工人有力量’的主旋律。”(记者 柴云祥)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