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公园大门
园林工人正在对地面进行修整。
设计人员正在对园内雕塑进行完善。
穿过拥挤的商业街,拐入稠密的居民区,市区滨河东区中段,一段青砖砌就、古色古香的“老城墙”跃入眼帘,这就是正在加紧施工建设的古城公园工地。
作为2009年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双百”重点工程和“十件实事”之一,古城公园也是我市改善市区人居环境、争创省级园林城市所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
走进古城公园大门,一条青石铺就的道路笔直宽阔,烈日下,工人们正在对路面进行保养;道路两旁,园林工人正在对移植的树木和草坪进行修整;抚摸着似乎依然留有昨天印记的“古城墙”,信步来到名人广场,展示50位历代平阳名家的雕塑墙前,工人们正在做最后的修缮;仿元代戏台上,正在施工的古建公司的工人们聚精会神地精雕细描,不久的明天,这里将成为市民们看景听戏的好地方……
在高楼林立、绿地越来越少的城市里,公园已成为了众多市民的向往,这座于去年5月16日开工建设的古城公园更是寄托了我市广大市民的期盼。历经1年多的紧张施工,即将于今年国庆节对外开放的古城公园将呈现给我们怎样的美景呢?“古城公园是我省唯一一座以展示‘古城文化’为主题的开放性公园。”古城公园建设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杨悦明自豪地告诉记者,这座以重塑古城风貌、展示临汾悠久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公园将打造一个临汾的文化品牌,树立临汾“文化名城”的形象。杨悦明介绍,整个公园占地20余公顷,工程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为中大街以西部分,建设规模11.2公顷,建设主要内容有古城展示台、名人广场、仿元代戏台等。为突出古城的“古”字,古城公园展示台将再现临汾古城的微缩景观,让人们在历史文化的徜徉中,感受当年平阳古城的鼎盛和繁华;名人广场将展示我市清末以前50位历代平阳名家,您将从他们丰富多彩的人生历程中,一览临汾历史与文化的发展进程;仿元代戏台传承和弘扬了临汾“戏剧之乡”的优秀文化,将成为广大戏迷朋友的一个好去处。公园内还设有人工湖、假山、瀑布、溪流等水景,为人们消暑纳凉提供方便。此外,还建有吊桥、浮雕、仿古长廊、东西两座文化门等设施,力求使广大市民在观赏休闲的同时,领略古城的古香古韵。规划中的古城公园二期工程为中大街以东,将以古城墙修复、休闲广场建设为主,与一期工程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荒滩里搭棚,泥塘边垒灶,吃住在工地,昼夜连轴转。自工程开工以来,记不清有多少个日日夜夜,建设者们苦熬奋战在工地一线,为工程建设呕心沥血。为了突出古城公园的文化主题,做好科学周密的规划,指挥部多次组织规划设计人员到太原、都江堰等地学习考察,坚持就地取材、因地造景。为了保证进度,指挥部认真分析工程建设情况,分解任务,查找难点、重点,筹划解决办法,并针对性地制定出对策和措施。各施工单位明确分工,倒排工期,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制定施工的进度、任务、要求,确保工程快速推进。
去年8月8日,河南城建公司率先进入建设工地,他们头顶烈日,脚踩污泥,绑扎钢筋,浇筑基础,不怕苦,不怕累,瞄着目标干,撵着工期跑。2009年底,土建工程基本完工,首战告捷。今年3月份,承担仿元代戏台施工任务的万荣正大古建公司和其他7家施工单位又先后进驻工地,各承建单位你追我赶,争先恐后,掀起了又一轮建设热潮。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指挥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三管齐下,形成“三元制衡”有效管理机制。工程建设中,紧紧依靠质检、监理、监督员,始终贯穿一个“严”字,追求一个“精”字,落实一个“快”字,体现一个“好”字,确保了工程的高标准、高质量推进。
为了使公园早日绿起来,指挥部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原定于秋季实施的绿化工程于春季提前实施,完成绿化任务8万余平方米,为公园建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据了解,整个公园的绿地覆盖率将达到80%。各级领导是古城公园建设的决策者,也是古城公园建设的实践者,他们始终为古城公园注入着强大的精神动力,他们身体力行,成为古城公园工程从决策、开工到建设的核心力量。
市委书记谢海先后三次到古城公园建设工地调研。他指出,古城公园是一项惠民工程、德政工程,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工程建设步伐。建设中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各项基础设施要完备,功能要齐全,尤其是安全辅助设施要配齐配好;要重视绿化,多留绿地和空间,工程建成后要免费向市民开放,让群众有去处,同时,要注意各景点的适用性,严格施工,打造精品工程。
市委副书记、市长罗清宇在视察古城公园时指出,一定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统筹规划,科学施工,高速、高质推进工程建设,把惠及民生的重点工程建设好、管理好,不断提升城市品位,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确保全市人民早日共享城市建设成果。
市委常委、副市长赵建民,市政协副主席方熔等也给了工程很大的关注和支持,并解决了工程中遇到的很多困难。
在建设工地,人们总能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他就是市长助理、市建设局局长的宿青平。每天清晨6点,他都会准时来到施工现场,施工中任何细小环节和偏差都逃不过他的眼睛,这种持之以恒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时刻激励着现场的每一个工作人员。人们感慨地说:“宿局长的每次现场办公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工程建设中的一道道难关。”古城公园建设工程总指挥、市建设局副局长杜敏自开工以来,也是每天扎根在施工现场,和指挥部同志一起研究制订施工方案,落实工期计划,协调解决问题,常常是夜深人静才独自离去。
……
正是决策者、指挥者、建设者们这种无私忘我、攻艰克难的奉献精神,为我们绘就了古城公园的美丽风景,为尧乡古都增添了绚丽的风采,为临汾城建树立了一块新的里程碑。 (记者 李晓琳 文/图 )
来源:临汾日报
采访后记:
本报曾推出的宜居城市系列报道中,《市民呼唤街心公园》一文曾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全社会的共鸣。今天,“我们市区终于有公园了。”采访中,市民们对古城公园的建设寄予了莫大的期盼。他们希望,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能少盖几栋楼房,多建几片绿地,多建几个公园。
古城公园建设是市委、市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造福市民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一个环境宜人、绿色满园的新临汾一定会呈现在我们面前。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