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民航机场系列报道之二:漫漫艰难申航路

2010-09-20 09:23: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业界人士有个共同的感受:跑项目难,跑重点项目更难,跑民航项目尤其难,它的难度仅次于申请建设核电站。
两年多的时间里,在这条充满艰难曲折的申办道路上,有太多的辛酸和苦涩。乔李民航机场筹建处的办公室里,工作人员把我们的思绪拉回到那难忘的一幕幕。
民航项目申办难,难就难在:审批环节多、审批门槛高。
筹建处的工作人员为我们罗列出整个项目审批需要经过的各个程序:军方、民航管理局、发改委几条主要必经线路。每一条线路都要经过诸多环节,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前功尽弃,使整个项目陷入绝境。
两年多的时间里,为了保障每一项程序的顺利推进,筹建处的同志们抱着对这份事业的追求,以坚韧的毅力和执著的精神,不辞辛苦,四处奔波。两年多里,他们几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为了能找到人,他们起早摸黑,先摸清人家的作息规律、上班时间,然后一次次地找。为了能见到人,他们从机关的门卫开始,到办事员、领导等,见谁都要说临汾建机场的必要性,讲临汾人民多年的期盼,取得人家的同情、理解和支持。为了办一件事,他们就这样一趟一趟地往返其间,一遍又一遍地给对方说明情况。“反正临汾人民要坐飞机,批不下来我们就是不走,再难我们也要办……”那时,大家就这么一个想法。
为了机场项目,几年的时间里,筹建处的同志们个个都无暇顾及家里。可是,谁没有父母双亲,谁没有骨肉亲情。采访中,大家说到这么一件事:在机场申办最艰难的时候,也是筹建处一位同志家里最非常的时期。去年,已病重近一年的老母亲在很久没见到儿子之后,猛一看到他时发现,儿子的脸颊消瘦了很多,精神也十分疲惫。老母亲心疼地说:“孩子,咱不跑这个项目了,我都这样了,只希望看到你安安稳稳。”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看到病重的母亲,想到遭遇的一次次挫折,这位七尺男儿一边强装笑脸安慰母亲,一边背过脸去擦抹着泪水。
“想过要打退堂鼓么?”面对记者的询问,筹建处的同志们说,如果没有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支持、鼓励和信任,我们走不到今天。他们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件事:那次罗清宇市长在京亲自陪同大家一起办事,当天的事情再次碰壁。一次次受挫之后,在经受着工作、社会和家庭一系列压力之下,大家都感觉到心力交瘁,似乎承受不下去了。那天回来,大伙儿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个个低头无语,情绪非常低落。“真想痛哭一场,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只怕辜负了临汾人民的期望……”大家红着眼圈,一瞬间,这个念头似乎已压抑不住地在每个人心头闪过。
那个晚上,像约好了一样,大家都没有去吃晚饭。临睡前,同志们敲开了不远处一直紧闭着的罗市长房间的门。眼前的场景,让他们至今难忘,浓浓的烟味充斥着整个房间,烟灰缸里堆满了烟头,桌子上摆满了当天送审的各种材料,两三个钟头的时间,罗市长似乎苍老了许多。看到他们进来,罗市长立即用坚定的话语鼓励大家:“我知道你们跑项目的同志压力很大,也很难,我能理解你们,我也很着急。但是,你们一定要相信市委、市政府,相信临汾人民一定能办成这件事。大家不要泄气,要有信心……”这件事对大伙儿的触动很大。他们说,作为一市之长,机场项目批不下来,他的压力更大,可他不但要承受这些,还要反过来鼓励大家,克服困难,坚定信念。从那一刻起,筹建处的同志们就坚信,我们的机场一定能批复下来。因为,我们有一个与临汾人民、与临汾经济发展心连心的好市长。


在整个项目的审批过程中,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总是全力以赴,遇到困难挫折,书记、市长总是一马当先。
临汾民航筹建处的工作人员说:“谢海书记到任后的第一个元旦,就是在北京和民航机场筹建处的工作人员一起度过的。那次,书记在京待了十几天,为机场项目东奔西走。十几天里,书记不停地鼓励大家,要有信心。他说,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坚持不懈,我们的机场项目就一定能够成功。”
那个元旦,为了机场项目,谢海书记和相关人员一个一个地去找有关部门领导和办事人员。“作为市委书记,他和我们一起站在楼道里等人,一等就是几个小时。大家劝他休息休息,他还风趣地说,为了临汾人民能坐上飞机,这算不了什么。”
不能放下手头的工作,又不能耽误了机场项目,罗清宇市长经常是这边刚在临汾开完会,便马不停蹄的赶往北京和相关领导商谈。那边一谈判完,又是连脚也不能歇一下,连夜跑回临汾处理政务。筹建处的同志们说,两年里,这样的忙碌已司空见惯了。正是领导们这种志在必得的决心和排除一切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给了大家极大的信心和鼓舞。
两年多时间里,记不清临汾机场项目有多少次面临夭折的危险。但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下,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群策群力,通过发动各种人脉,到处陈情,在绝望中一次次找到希望。在国家有关部委对临汾机场项目意见不统一,被暂时搁置的情况下,又一次,市领导和筹建处的同志们想方设法,一次一次地找到相关领导说明情况。他们动情地告诉领导们:机场建设不仅是临汾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临汾人民群众的热切呼声。临汾民航机场的建设已经迫在眉睫。这种真诚执著的精神终于感动了有关部门的领导们。临汾机场的申办开始出现历史性的转折。
省领导对临汾机场项目也给予了高度重视。为了机场项目,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小鹏先后多次到京找到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他们,临汾乔李机场复航改造工程对临汾乃至山西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能给予大力支持。
在方方面面的努力、支持和配合下,终于,国家发改委召开了临汾民航机场专题协调会。这个会议由国家发改委、国家民航局、军方等主要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参加,专题研究临汾机场项目的事宜。会议开了两个多小时,经过激烈的辩论和科学论证,会议为临汾机场申办达成了共识。
人们常说,好事多磨。而临汾机场的申办历程似乎比别的地方更多了几道曲折坎坷。就在临汾人民即将看到希望之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要保持投资适度增长,重点用于完成在建项目,严格控制新上项目”的要求。根据会议精神,国家发改委从严审批新上项目。这种情况下,临汾机场项目今年能否批复成为大家又一次面临的一道难题。
临汾人民在一次又一次的期待中等待着、盼望着;筹建处的同志们在一次又一次的奔波中忙碌着、努力着……
功夫不负有心人。7月9日,我们的机场项目终于通过重重难关,正式批复了。


“这个过程太艰难了。”历经了机场申办的一幕幕,大家感慨万千。两年的时间里,没有人能想象到这其中的压力和不易。这两年,是辛酸与泪水凝成的两年;这两年,是艰难与希望共存的两年。两年中,筹建处的同志们在饱尝辛酸和苦涩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欣慰和喜悦。领导的鼓励和群众的支持,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大的精神动力。每次一遇到困难,大伙都坚信一定能够度过。因为,他们不是在孤军作战,他们有领导和临汾人民做坚强后盾。两年多的申办历程中,当每一个环节,几经辗转终于签发通过时,大家都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买上两瓶酒,在一起来个小小的庆贺,互相鼓励,互相支持。第二天,又满怀信心,一路小跑到下一个征程。
“两年多,这在全省所有机场项目中所花的时间是最短的”。筹建处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有的地方的机场项目已经跑了快十年了,连跑项目的人都换了三四拨了,仍没有批下来。“机场获批了”。临汾机场筹建处的同志们说,这是临汾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国家、省有关部门对山西区域发展科学规划的正确选择,是地方、军队等各有关部门及乔李民航机场所在地的尧都区委、区政府和洪洞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鼎力相助的圆满结局。
虽然临汾机场已经获批,但对于机场建设而言,这仅仅相当于攻下了第一道难关,以后的路还很长。可研报告、总体规划、初步设计、环保土地等多个工作还需要继续努力。
目前,作为机场项目的主要配套工程的民航机场大道建设正如火如荼,这条临汾机场复航的希望大道、阳光大道,让我们看到了临汾人民明天的蓝天之梦。
那么,民航机场的申办成功,对我市来说意味着什么,对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将带来什么?

(记者 李晓琳)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