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中低收入者希望居有其屋
参加工作已七八年的孙先生,结婚后和爱人一直在外租房住,听说市区开建经济适用房后,本来打算能够买套经济适用房改善居住条件,但一看给申请人设定的经济“门槛”:“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低于9800元”,便泄了气。
孙先生的爱人在一家企业上班,每月工资拿1000元左右,加上他每月两千七八的工资,单就生活、孩子上学来说,一家三口人还算过得去,但是如果要是买价格高昂的商品房,那就困难多了。
孙先生为我们算了一笔账,除去房租、交通、通讯及孩子受教育和生活必须开支外,家里每月能够剩余的大概就是1000元,这样算下来,一年积蓄就是12000元。按现在每平方米3000左右的房价算,他们家一年的积蓄也只能买4平方米,如果按100平方米的房子算,得一家人25年的时间,而且这25年间,还是得保障家里每个人不生病,孩子将来上学的开支也还未列入其中。
“就算撞大运买彩票够首付了,我一辈子也买不起商品房呀。”孙先生说:“现在市区的房价这么高,而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发展又较为缓慢,像我们这样的家庭要想有自己的房子,太难了。”
赵女士和丈夫都是市区一家单位的合同工,在这个城市,他们已经生活了十多年。工资虽然不高,但夫妻俩节俭度日,多年下来,手头也稍有点积蓄。在这个城市安家,是他们最大的心愿,但高高在上的房价,让他们几乎想都不敢想。听说建经济适用房了,两口子似乎看到点儿希望。因为他们听说:“这房子是给低收入家庭的,面积小,又便宜。”但一看条件,夫妻俩又干瞪眼了,原来,申报条件上规定:“须具备市区城镇居民户口”。而他们俩的户口都在老家,为这个城市默默奉献了十几年,把自己最好的青春都献给了这里,他们多希望,这里能有一个自己的家。
最近,由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新浪网新闻中心在网上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1676名参与者中,81.2%的人认为对经济适用房购买者的收入要求过于严格,将很多实际上买不起商品房的人排除在外。这意味着,对经济适用房需求旺盛的中等收入群体处于极为尴尬境地,只有“望房兴叹”了。
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记者了解到,我市市区首批保障性住房于2008年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经济适用房480套,廉租房738套。对于一个庞大的市场需求而言,这个数量还是杯水车薪,仍远远不能满足大多数工薪阶层的需求。采访中,多数无能力购买商品房的中低收入家庭也认为,目前经济适用房最大的问题是“供应量太少”。他们希望“在进一步加大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供应量的基础上,能够降低购买门槛,让更多的中低收入者真正居有其屋。”
树立合理适度的住房消费观念
当前,“蜗居”、“蚁族”、“房奴”、“裸婚”……这些热词的流行,表明高房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不可承受之重”。
对许多购房者来说,买房是一辈子的大事,因此资金筹划时一定要留有余地,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实力来决定是否购买,买多大的房子。连日来的走访中,记者发现,中青年人在购房者中占有相当规模。这个人群的职业往往还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在购房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量力而行就不可忽视了。
从目前来看,一系列调控政策的出台也对购房带来深远的影响。其中最显而易见的是,购房贷款的利息成本正在不断被提高,此前房贷利率几次提高的叠加效应正在逐渐显现出来。另外目前楼市交易各种税收“名目繁多”,市场交易成本也越来越高,这也进一步加重购房者的负担……这些事实,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当前买房不能盲目跟风,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做出决定。
近几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但与房价的上涨速度相对比,居民对房价的承受能力还是相对较弱的。所以,买房时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在买与等之间做出理性的选择。
我市一位资深的经济界人士认为,在目前房价居高不下的前提下,购房者要树立适度、合理、节约的住房消费观念,不要盲目攀比,放大自己的住房预期。对很多年轻人来说,要转变观念,买不起住房可以考虑先租房,或者买小户型住房,不要千军万马去挤购房这个独木桥。作为未婚女青年,也要风物长宜放眼量,不要把眼光只盯在男方是否有住房上,要像投资股票一样,可以投资一只潜力股。
期待临汾房产健康发展
采访中,记者发现,无论是房产管理者、开发商,还是购房者,大家都有一个共识,临汾房产的刚性需求还很大,近些年,由于产品的定位大多定在中高端群体,致使大多数有住房需求的低收入者购买能力明显不足。
一位业内人士为我们算了一笔账,临汾市区年收入在3万元左右的家庭占到70%,他们的购买承受能力在20余万元之间。而现在的房子多在100平方米以上,按市价算,最少也到了30多万元,如果购买这样的房子,多数人都会感到生活压力太大。所以,开发更多的中小户型房,适应更多的消费群体,缓解目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刚性需求,是临汾房产健康发展的需要。
在全市房产协会换届会议上,面对众多房地产开发商,市长助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宿青平明确指出:“只有多建工人、农民和老百姓买得起的房子,才是房地产商的长久之计和根本之路。”他要求开发商必须要把握五方向:一是政治方向。住房问题是民生问题最重要的一环。目前,临汾的住房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老百姓的需求就是市场,就是导向,所以“以人为本”是房地产业的生命,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商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好好研究怎么为工人、农民解决住房问题,这样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二是政策方向。房地产业一边是市场经济,一边是百姓利益,国家、政府的政策保障的主要是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开发占用耕地需要国家审批,希望今后临汾市区房产开发向旧城区发展,政府将大力支持。三是行业方向。房地产业要向规模化、规范化、合理化发展,开发选择一定要科学合理。四是产品方向。房地产商的产品就是房子,如何使房子的户型、朝向、规模、质量和价格与市场需求协调起来很关键。五是服务方向。房产和物业管理要考虑如何向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要进一步完善物业管理制度,组建临汾物业管理集团,解决临汾物业管理不科学、不合理的局面。
编后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古往今来,住房始终倾注着人们太多的希望和憧憬。相信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群众的住房问题会得到更好的解决。“居者有其屋”的愿望也会一步步实现。
记者 李晓琳/文 李虎威/图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