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矮矮、道路窄窄、灰头土脸”,这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蒲县县县的印象。城市建设滞后、出境通道不畅,不仅影响着全县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而且也制约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为此,蒲县以建设宜居宜业山水新城为目标,大力加强城市创建。高起点规划,邀请同济大学对县城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县城规划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大动作实施,全方位管理,以拉大框架,完善功能为重点,掀起了新一轮城市建设大会战。同时,总投资5亿元,启动实施了锦绣大道、体育馆、高级中学、蒲伊南街贯通、城区河道治理、翠屏山森林公园、荆嘉路景观工程、集中供气等20项重点工程,通过一大批城建项目的建设,使城市面貌有一个质的飞跃和大的变化。
记者了解到,2008年以来,蒲县每年确定100项重点工程,连续两年,城市建设基础实施每年投资5亿元以上,实施工程22个。其中,投资上亿元的有蒲子文化中心、县医院、县宾馆工程;投资5000万元的有荆嘉路、污水处理厂、保障性住房工程;投资上千万元的有信合大厦、农资大厦等工程项目,年内将全部竣工使用。
目前临汾市唯一“功能齐全、设备完善、理念创新、独具特色”的综合性场馆蒲子文化中心,已经与世人见面。作为改善县城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民生协调发展的重点项目工程——污水处理厂,9月18日完成了联动试车,开始试运行。目前,整体运行趋于正常,正在申请环保部门组织验收。
按照国家二级客运站标准设计建造的汽车站于2008年6月30日开工奠基,2009年8月竣工。
新汽车站的建成,成为蒲县对外交通的重要枢纽,对满足乘客出入行需求、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起到巨大作用。
锦绣大道工程是县委、县县府2010年深入推进城市创建战略,确定的全县十件大事之一,各项工程已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
该工程在桃湾西区将形成“三纵六横”的交通网络,为县城今后的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成为蒲县西区的一大亮点。
荆嘉路景观工程是2010年县委、县县府确定的重点工程之一。目前,各项工作已全部完成,准备竣工验收。荆嘉路景观工程的完成,将为绿色蒲县、生态蒲县增添新亮点,对提高城市品位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生态恢复县城段河道治理一期工程主要功能为防洪、截污、蓄水和美化城区环境。工程在原河道范围内进行改造,建成后将使县城防洪达到20年一遇的标准, 消除两岸居民汛期安全隐患。工程建成后,城区河道将形成沿河带状公园风景娱乐休闲区,与蒲子文化中心、蒲伊广场、翠屏山森林公园连为整体景观,真正把蒲县打造成为天蓝、水清、山绿、景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宜居、宜业的生态型山水园林县城。
翠屏山景区森林公园工程由北京林林业学设计。工程定位为春有花、夏有阴、秋有色、冬有绿、夜有景,登山锻炼、休闲游乐的城郊森林公园。工程建成后,将与蒲子文化宫、蒲伊广场、昕水河蓄水景观连线成片,成为集文化活动、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翠屏山景区,对提高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生活、构建和谐蒲县起到促进作用。
临大线百里绿色长廊建设工程总长52公里,工程总预算投资1832万元。工程设计坚持“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宜针则针、宜阔则阔、适地适树”的原则,给人以满目葱绿和置身于森林环抱的感受,体验到身边增绿的气息,确保冬季有绿,四季景异,形成一幅色彩斑澜、景致此起彼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画卷。
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工程占地面积约30亩,投资总额约5000万元。体育馆设2000座—2500座席,是一座集体育竞赛、会议展览、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体育馆。建成后,将成为临汾市一流的县级体育馆、蒲县标志性建筑之一。
蒲城110KV输变电工程总投资5455万元,担负着蒲县县县、红道、山中、古县等乡镇人民生产、生生用电重任,同时也是蒲县西部电网的重要支撑点。工程建成后使得蒲县市政建设和西部经济发展的电力需求有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极大优化县域电网布局,为电力企业的长足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蒲县的变化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得到,我们也相信蒲县的明天更加美丽。”老百姓脸上洋溢的灿烂笑容,让这个冬天变得格外温暖。随着一项项项点工程的实施完成,在不久的将来,尧师故里必将生机盎然,蒲子大地定会美图舒展。
(记者 王隰斌 卢凯)
来源:临汾日报晚报版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