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县陶寺乡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2011-01-12 08:48: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襄汾陶寺遗址以独特的陶器组合,1300多座不同等级的墓葬,早期礼仪滥觞的土鼓、鼍鼓、厨刀,精美的玉器及漆木器而闻名中外。古城、观象台,考古发现又一次给陶寺戴上美丽的光环。就在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似春风荡漾在陶寺大地,又书写着新的传奇。
2010年12月30日,记者来到陶寺乡青杨村,看到村民们穿上表演的服装,敲起了锣鼓,划起了旱船,扭起了秧歌,为陶寺乡党委、政府送上了感谢信。这一天,包括青杨村在内,涉及3个行政村5个自然村的陶寺乡南部山区7000米长的循环公路竣工,1000余名群众的生产生活更加方便。
这是2010年襄汾县陶寺乡党委、政府为老百姓办的实事之一。2010年,陶寺乡紧紧围绕建设“安全生产示范乡、经济发展先行乡、文明和谐样板乡、生态园林品牌乡”的总体目标,突出安全生产这个中心,把握矿山企业复工复产和环境卫生整治两个重点,着力办好安全饮水、敬老院改造、村级活动阵地建设、移民新村建设、通村道路硬化5件实事,促进了全乡经济社会实现了转型发展、跨越发展。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党委、政府以省级推进村和移民新村建设为龙头,加大资金投入和建设力度,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北张村投资近30万元,建起了门楼1座,文体休闲广场和景观亭,栽植各类苗木2800余株,对村内村外进行了绿化。崇实村投资106万元硬化道路11000平方米,栽植各类苗木6000余株;投资180余万元,铺设自来水管道2000余米,硬化道路1500米,修建了1000平方米的文体休闲广场。完成了崔家庄移民新村建设,解决了30户地质灾害区群众的居住难题。投资20万元,对陶寺1200米街道进行了整治,栽植法桐、塔柏400余株,铺设花砖4700平方米,美化了陶寺环境,改善了陶寺街容街貌。
在饮水工程上,2010年,乡党委、政府投资100余万元,在20多个自然村实施了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3500余名群众饮水难题,确保了群众饮水安全。
他们在全乡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挤出专项资金,由乡政府统一购置了保洁员工作服、垃圾箱等卫生基础设施,保证了全乡20个行政村,每个村主街道都有足够的垃圾箱配备,每名保洁员都有专门的保洁服装,制定完善了通道保洁员管理制度、村级保洁员管理制度、保洁员工作例会制度等一系列卫生保洁制度,做到了全乡每一路段都有保洁员管理,监督员监督,大街小巷面貌焕然一新。
陶寺乡山地多,他们发挥特有的地理优势,在青杨村规划建设了万亩核桃示范区,已栽植3000余亩并已开始挂果,新规划栽植2000亩,将逐步给南山地区群众带来更多的收益。在崇实村新建了占地14亩的百头优质种羊养殖场,拥有小尾寒羊、萨克福、陶赛特等优质种羊。在陈庄、安李建设了百头生猪养殖场,将为全乡养猪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以崔家庄耀荣养殖合作社为依托,发展散养土鸡3000余只,“陶垣”牌土鸡蛋在襄汾、临汾等超市供不应求。
该乡积极利用废弃厂矿土地资源,发展新的产业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中梁村引进山西泽禾有限公司发展精密铸造,实现资源就近转化。在陈庄村引进成都技术,建设了“巨天翔”实木家具厂,产品已经投入市场。在王云村建设年产1.2亿块大型空心砖厂,把矿渣、建筑垃圾变废为宝。龙腾达化工有限公司5.5万吨苯取精馏法粗苯精制项目已进入建设阶段。
2010年,该乡投资120万元对全国优秀敬老院——陶寺敬老院进行改扩建,新建两层楼一座,改建餐厅4间,可满足110名老人入住,将进一步为入住老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投资170万元对陶寺中学和陶寺小学餐厅进行了重建,完工后将为两所学校师生创造了安全、卫生的用餐环境,进一步夯实全乡教育发展基础。在教师节拿出1.5万元对在教育事业上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予以奖励,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记者 赵京红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