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征程克重难 勇立潮头唱大风

2011-08-10 17:24: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韩晓芳 卢凯)8月9日,中国共产党临汾市第三次代表大会在临汾市影剧院胜利开幕,谢海同志代表二届市委向大会作了题为《争当排头兵再造新临汾为开创转型跨越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
谢海同志在报告中从八个方面对过去五年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
五年来,我市坚持在攻坚克难、奋力赶超中加快发展,综合实力力上新台阶。与“十五”末相比,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890.1亿元,增长62%,,均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大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65.1亿元,增长91.9%;财政总收入完成160.3亿元,增长9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06.5亿元,增长13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831元,增长76.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87元,增长58.9%。
五年来,我市坚持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中提升升效,转型发展取得新成效。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圆满完成,煤炭产能突破1亿吨,平均单井产能达到83.3万吨,煤炭工业从此步入新型化轨道;焦化产业集约发展,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钢铁企业加快重组,翼城、曲沃千万吨级钢铁基地建设不断推进;煤电一体化成效显著,建成和在建建力装机总容量达到515万千瓦;煤化工产业方兴未艾,洪洞煤焦化循环工业园区成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大幅提升,平阳重工、华翔、汤荣等企业强势崛起;新型材料产业逐步兴起,LED、发泡铝、硅酸钙板、微晶玻璃等项目竣工投产;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综合收入近百亿元,方略保税物流中心达到一级口岸标准,山西国际陆港综合保税园区启动建设;现代农业蓬勃发展,水果、蔬菜、干果、中药材四大基地建设成效明显,尧王台、磨盘岭成为全省现代农业园区样板,大众饲料、戎子酒庄、洪昌养殖加工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新型工业化率达到33.8%,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五年来,我市坚持在突出重点、加大投入中强化建设,基础设施获得新改善。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656亿元,是前十个五年计划投资总和的1.06倍。全市新建改建公路16200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位居全省第一;中南铁路、大西高铁、张台铁路等重点铁路建设加快推进;备受关注的民航机场正在建设,临汾人民的蓝天之梦即将实现;全市公路、铁路、航空一体化的现代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先后投入26亿元建设各类水利工程209处,特别是和川枢纽、五马水库等跨流域调水工程建成使用,有力地保障了生产生活用水。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五年来,我市坚持在拓展框架、完善功能中提升品位,城市面貌发生新变化。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彩虹大桥、锣鼓大桥、南外环立交桥、滨河路、环城一级路等骨干路桥工程相继建成,河西新城和东部新城城建步伐加快,城市规划区面积由55平方公里扩大到155平方公里,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新医院、图书馆、博物馆、奥体中心加快推进,古城公园建成开放,汾河治理成效显著,“一河两翼”城市核心区正在形成。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市市区中供热、集中供气覆盖率分别达到85%、90%,绿化覆盖率达到42%;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厂、医疗垃圾处理场建成使用;公厕建建设荣“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奖”,城中村、城郊村改造深入推进。同时,切实抓好县城及重点建制镇建设,累计投资102.3亿元,实施市政工程486项,初步形成大中小城镇布局合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城镇化率由34.7%提高到40.8%。
五年来,我市在坚持改善民生、保障稳定中构建和谐,社会事业实现新发展。统筹抓好创业就业,城镇实现新新就业23万人;全面推进教育振兴,投入18亿元改造危旧房200万平方米,临汾一中、二中等12所新高中建成使用,优质教育覆盖面逐步扩大,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切实提高医疗水平,实现了医疗卫生机构“村覆盖、乡达标、县提高”的目标;不断完善保障体系,各类社会保险累计参保保数达到233万人次;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31和27平方米;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万村千乡”、“五个全覆盖”工程全面完成;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科技、体育、计生、残联等工作获得长足进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持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强化主体责任,深入整治安全隐患,着力建立长效机制,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切实加强环境治理,万元GDP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5%,森林覆盖率达到28.9%,空气质量由劣五类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在全国113个重点监测城市中由倒数第一位上升到正数第29位,深入推进“平安临汾建设”,妥善处理复杂敏感事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持续增强。
五年来,我市坚持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激发活力,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市、县、乡三级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新成效;国企改革取得新突破,临纺等五户市属国有企业完成政策性破产;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文化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国有院团改制基本完成;金融改革富有成效,尧都农商行成为全省第一家农村商业银行;财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统筹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果;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招商引资和经贸洽谈活动,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五年来,我市坚持在发扬民主、依法治市中统揽全局,政治建设开创新局面。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人大的权力监督、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进一步加强。积极支持和保证人民政协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扩大,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五五普法”工作被评为全国先进,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法制临汾”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工作进一步加强,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政务、厂务、村务有序公开。双拥共建活动广泛开展,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富有成效。
五年来,我市坚持在改革创新、不断探索中固本强基,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用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累计培训党员干部32万人次,制定出台了《临汾科学发展规划纲要》,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不断增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更加科学,“两推两考两票决”选任办法得到中组部肯定,县乡换届工作圆满完成,各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力一步提高;不断引深“三级联创”活动,建立完善了“两定一查三评”制度,深入开展了“争两先创五好当先锋”活动,党的执政根基更为牢固;健全完善工作落实和责任追究机制,开展了向优秀党员学习活动,大力弘扬右玉精神,切实整治“庸、懒、散”,干部作风明显好转;“爱我临汾、树我形象、建我家乡”主题活动深入开展,“敢为人先、坚韧不拔、开放包容、勤劳智慧”的临汾精神孕育而生,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着力构筑惩防体系,狠抓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深入开展煤焦领域、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斗争,切实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