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02 09:58: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士斌 杨霜韦)近年来,侯马市针对劣势,发挥优势,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商带农、以工补农,依靠三产促进农民增收。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250元,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736.3元提高2513.7元,位居全省前五名。今年1—6月份,该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57元,同比增长15.1%。
素有“南来北往商埠地,千车百货旱码头”之美称的侯马市,目前有各类专业(综合)市场26个,经营户一万余户,年成交额达75亿元。繁荣的市场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空间,在侯马各大市场中经商、务工的当地农民有3万余人。
位于城乡接合部的新田乡,受城市扩张影响,全乡31809人口,农民人均耕地只有0.77亩,如何提高农民收入?乡长白爱华介绍说:“近几年来,全乡60%—70%的劳动力依托城市和市场,从事经商和服务。2010年全乡人均收入达7403元,其中,经营性收入占80%。”
据悉,该乡垤上、郭村、乔村、南西庄这4个村子都属于典型的“城中村”,其中,垤上村建有服装市场、灯具市场、蔬菜批发市场3个大型市场;乔村建有旧货市场、农资市场和繁华的商贸大街;郭村依托商贸市场,发展占地4万余平方米的仓储业,全年收益200余万元,全村年人均增收2000元;南西庄村组建集团公司,下设农业科技示范、房地产、建筑安装、装卸、家政等5个子公司,目前该村80%的农户拥有商铺,98%的村民有经营性收入,2010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9860元。
除了经商,依托就近民营企业务工是侯马农民鼓起腰包的另一主要收入来源。位于侯马市北郊的张村办事处,现有农村人口2万余人,农业经济总收入仅5000多万元,人均不足2500元,而张村办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却高达7450元。经了解,张村办事处民营工业企业发展较快,有建邦集团、汇丰集团、大利焦化、晋韵钢铁、中化寰达等年产值达亿元以上的规模以上民营企业7家,此外,还有中小企业、建筑行业50余家。张村办事处有5200名农民在企业务工,人均年工资性收入达1.5万元。
围绕侯马市场和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一大批运输、餐饮、加工、建筑、仓储、房屋租赁等产业在侯马应运而生,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空间。在相对远离市区的高村乡,借助便利的大运高速交通优势,全乡每天在侯马市区从事商业、服务、建筑、运输的农村劳动力多达5000人。该乡人口不足千人的小韩村,目前拥有大小250多台运输车辆。2010年,高村乡人均纯收入7135元,其中76.5%的收入来自第三产业。
【责任编辑: 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