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11 09:49: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伟杰 王文洁)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隰县围绕加强干部作风建设、项目建设、城市建设、改善民生和增加农民收入几个重点,真抓实干,取得良好效果。
在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上创先争优。该县分两批选派了97名县直机关党员干部到村任第一副书记,实现了每个行政村都有1名第一副书记。同时,县委还选派5名正科级领导干部到乡镇挂职任乡镇党委副书记。
在狠抓重点项目建设上创先争优。该县在项目建设中,严格实行项目建设责任制、督查制、考核制及奖惩制,每月召开一次项目推进会,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一月一排队。
在城市建设上创先争优。晋西革命纪念馆落成开馆,水上乐园、堆金山森林公园一期工程相继完工。北城新区铺开了18个市政项目,县一中、社会福利中心投入使用,滨河西路、法院审判大楼、护林防火指挥中心基本完工,隰县第三小学、隰州广场、四星级酒店、文化馆和图书馆、集中供暖工程等项目正在兴建。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汽修美容城投入使用,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完成了县城四条大街拓宽改造,新铺街道21公里,占主街道的80%;城市绿化面积增加15个百分点,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一步到位,连续两年荣获山西省十佳卫生县城。
在狠抓民生改善上创先争优。在教育方面,该县新建了北城中学,教育承载力明显增强。中高考成绩大步迈进,高考三年三大步,今年二本以上达线87人,达线率21.5%,再创历史新高。文化方面,新建了6个乡镇文化站、77个农村健身场所和16个农民书屋,成立了文化艺术团,开办了调频广播和电视二台,响铃高跷、酿酒工艺、刺绣、八音会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省市保护行列,山核桃、根雕等工艺品打入世博会、全国文化创意博览会和北京农博会。医疗卫生方面,8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工程全部完成,97个行政村建起了卫生室,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达标率达到85%以上。社会保障方面,购买公益性岗位320个,解决了部分失业人员和困难大学生的安置及就业问题;把70岁以上符合条件的3000多名农村老人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城乡低保对象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在增加农民收入上创先争优。该县大力实施梨果富民工程,不断扩大梨果规模,每年新增以梨果为主的经济林1.5万亩,坚持精品梨果示范园的做法,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推动梨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高效化。紧紧抓住国家大兴水利的机遇,把七大旱塬建成水浇果园,探索出一条“果水配套、果肥配套、果沼配套、果与林下经济配套”的“四配套”立体循环农业新路子。到2011年底,该县梨果总面积增加到27.5万亩,总产量达到1亿公斤,产值2个多亿。
【责任编辑: 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