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供电公司农网升级改造工程侧记

2012-02-29 09:12: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2011年12月16日,35千伏隰县下李输变电工程顺利投入运行,标志着临汾供电公司全年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圆满收官。该公司共完成投资3.47亿元,完成项目94个,增容改造110千伏变电站2座,新建110千伏输电线路39.164公里,新建和增容改造35千伏变电站8座,35千伏线路57.3公里,10千伏线路661公里,完成814个配电台区的改造工作,惠及11.38万农户。临供人正在用灵巧的手编织着一张坚强的惠民电网。

管控严了,工程的标准化水平提升了

“现场观摩了大宁公司的农改工程后,我们开阔了思路,他们的标准化管理和施工值得我们借鉴。”去年9月16日,在参加完大宁农网现场推进会后,该公司所属各单位负责人感慨地说。与主网和城网工程相比,农网工程直接涉及农民切身利益,更要科学策划,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为此,该公司严格管理和考核,把农网升级改造工程纳入各单位考核管理中,并先后在侯马、大宁组织两次农网改造现场推进会,开展农网升级改造劳动竞赛活动。同时,组织当地社会主流媒体前往网改现场采风,为新一轮农网改造营造良好的公共氛围。
农网建设,过程管控是关键。按照“谁管理,谁负责”、“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公司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先后80余次深入各县开展专题走访调研,推动各级政府将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纳入县(市、区)重点项目,为优化施工环境创造条件。与此同时,抽调各专业精干人员组建农网升级改造办公室,建立组织架构,反复修订市、县两级工程实施方案,并将工程范围划分为4个区域,分片包干,对工程进行督导,每周召开一次协调会,每月召开一次工程例会,现场提出问题,现场解决。
“抓住关键环节,严把安全、质量、物资、进度四道关,严格按照农网升级改造标准化要求,倾心打造精品工程、示范工程、民心工程!”2011年,该公司有5项工程成为省公司标杆工程。

电网强了,新农村发展的路子宽了

“大宁到永和输变电工程的竣工,为永和县实现以红枣、核桃加工为主导产业,打造‘一湾一馆,一关一山’为目标的旅游发展提供了坚强可靠的电力保障,将加速推进永和新农村发展的步伐。”在大宁县35千伏变电站至永和县35千伏变电站双电源输电线路工程投运现场,永和县政府相关负责人高兴地说。
作为山西省农网升级改造的重点项目,大宁到永和输变电工程的投运,使永和县实现了双电源供电,同时标志着山西省“单电源县”的历史彻底结束,具有划时代意义。工程中,该公司要求施工人员统筹安排,严格把关,做到文明施工,惠农不扰农。
在工程“沙盘推演”时,工程领导组发现一基新立铁塔立在山坡的一条羊肠小路中间,而这条小路正是住在坡底的两位耄耋老人出行的唯一通路。发现这一情况后,工程领导组当即召集设计人员重新勘测现场,重新设计修改图纸,避开小路,方便老人出行。工程大部分位于山区,施工过程中,有两基铁塔要建在坚硬的石头上,距离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不足50米,按照规定,禁止在此范围内采取石方爆破法施工,施工人员就采用最原始的方法,一人掌钢钎,一人抡大锤,有的施工人员双掌磨出了血泡,由于没有及时治疗已开始溃烂,但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硬是一点一点撬开顽石,按照标准化工艺要求按时完成了组塔任务。
人性化施工,文明化改造,站在群众利益的角度想问题,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鼎力支持,工程按时投运,极大地改善了永和县的网架结构,增强了用电可靠性,满足了永和县新农村发展的需要。

不停电了,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过去电压不稳,电器不好用,还经常停电,现在不一样了,我家新添了空调、电磁炉,这些东西一起用电都没问题!”谈到网改带来的变化时,洪洞县明姜镇小李托村64岁的杨大伯满脸喜悦。
在小李托村的村口,新增了一台崭新的变压器。据小李托村村委会主任武北喜介绍,近年来,洪洞供电公司陆续为该村安装了3台变压器,供电质量大大好转,全村400多户人家,装了211台空调,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饭锅、电视机,三分之二的家庭买了冰箱,村民们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供电公司帮了我们的大忙,现在的生活真是舒心啊!”武北喜高兴地说。线路升级改造后,该村村委会经过集体讨论,实施了自来水进户工程,村里家家户户喝上了自来水,之后又划出100亩土地用来建造蔬菜大棚,加上村办面粉加工厂,村里每年的收入不低于6位数。
“家电好使,农活好做,日子好过!”农网升级改造后,拉动了农村家电市场的旺盛需求,村民们添置新家电的热情一下子就迸发出来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随着农网升级改造的进行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2012年,临汾供电公司将投资4.99亿元,农网升级改造项目99项,35千伏工程11项,1O千伏及以下工程88项。随着农网升级改造工程的逐步推进,临汾区域农村电网结构将进一步优化,供电能力及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进一步提高,日益坚强的临汾电网,将在这场惠民工程的浪潮中,让农民享受到更加便捷的电气化生活,拥有更加美好的家园。(通讯员 范晋宁 陈爱红)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