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苏晓峰 滕宁 魏建云)去年以来,安泽县以转型跨越发展为主题,以争创中部百强县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六县”战略,全面加快“生态安泽、富裕安泽、幸福安泽”建设步伐,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8.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07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52元,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
经济转型阔步前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农副产品加工地。全年发展优质核桃1.5万亩、有机蔬菜1.27万亩,新成立“惠源科贸”、“荀乡食品”等多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全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43个,与振东药业合作发展连翘深加工及下游产业,全县设施农业、品牌农业、规模健康养殖迈出新步伐。推进工业新型化,建设“工业产品的转移地”。完成了玉华、玉和泰煤业能力提升工程,在全省首家完成兼并重组整合保留煤矿换发长效采矿许可证。启动了唐城省级煤焦化工业园区建设,加快了永鑫120万吨焦化配套12万吨甲醇、太岳6万吨乙二醇项目建设,不断延伸煤焦产业链条,推进工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推进三产多元化,建设“旅游休闲的集散地”。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完成了荀子生平园、黄花岭、段峪河瀑布群、望岳楼等景区及配套设施建设,开发保护了太岳行署、太岳军区司令部等红色旅游资源,举办了以“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为主题的第六届荀子文化节,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100万元,开创了历史先河。
项目建设高歌猛进。去年实施了总投资61.2亿元、当年完成投资18.9亿元的66项重点工程项目,涵盖结构调整、民生改善等各个领域。该县坚持“保安全、保进度、保质量”的工作原则,强化“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创新开展项目大观摩,确保66项重点项目全部完工或完成年度目标。该县还千方百计争取项目、争取资金,共争取上级各类资金2.4亿元,并成功签约项目24个,签约资金达122.5亿元。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以建设“山水园林县城”为目标,编制完成《安泽(2010—2020)县城总体规划》,明确了城市功能定位,规范了建设管理。该县实施了沁河综合治理二期、湿地公园、城中村改造、大油松绿化成景等十项亮点工程,营造出“城在林中、人在景中”和“一泓清水、两岸锦绣”的城市风光。以“村集体经济积累、城镇化和农村沼气建设”为重点,启动了21个示范村为核心的第二轮新农村建设,完成了示范村的下水道改造、街巷硬化等城镇化基础建设和360个沼气池建设任务,21个示范村集体经济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实现了由“输血”向“造血”的重大转变。以推进全省“五个全覆盖”工程为基础,因地制宜地增加了太阳能路灯、数字电视等10项内容,创造性地实施了“十五个全覆盖”工程,提升了农民生产生活水平。
民生建设再添亮点。2011年完成了4所学校续建工程,开展了“三名”创建及中小学后备校长挂职培训活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考112人达二本以上分数线,取得历史性突破。安泽县医院成功创建为二甲医院,新建中医院即将交付使用。新建了唐城、冀氏中心卫生院,全面完成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跻身为省级卫生县城。新建县图书馆投入使用,农民文化书屋实现“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实现县级数字电视“全覆盖”。新增就业岗位1226个,转移农村劳动力2898人,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1471万元、五保供养金239万元、优抚补助金84万元。免费为8552户低收入家庭冬季取暖供应了1吨“爱心煤”。投资6000余万元实施的县城天然气入户、数字电视入农户等十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落实,使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尤其是创新实施的“三网合一、三级联动”社会管理工作模式,畅通了民意诉求渠道,健全了为民服务机制,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筑牢了社会和谐根基。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