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文化“软实力”促经济快发展

2012-03-21 07:32: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益民 高生芳) “把文化的张力变成转型跨越的活力,把文化的影响力变成发展的竞争力,把文化的软实力变成社会生产力。”围绕这一文化发展的核心思想,浮山县把文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弹跳点,采取多项措施,以文化大繁荣促进县域经济大发展。
推进传统产业市场化,让传统产业产生出大价值。浮山剪纸是北方剪纸风格的代表县域,1985年省文化厅授予浮山县为“剪纸艺术之乡”,浮山木偶曾在全国第六届民间艺术节上获金奖,浮山鼓乐曾连续两届荣获上海“东方杯”全国鼓艺大赛金奖和组织奖,而浮山厨师则遍布全国,被称为“厨师之乡”。为了让优秀的文化艺术得到传承,浮山县有意识地将这些传统文化与市场融合,充分吸纳民营资本和各类社会资金,引进、消化、吸收文化产业发达地区的先进营销理念,相继组建了剪纸、木偶、鼓乐等专业协会,推进传统文化产业向市场化迈进。目前,该县从事各类文化产业的群众达3000余人,直接经济效益达1000多万元。
发挥文化带动作用,以优秀精神文化促进招商引资大发展。上世纪60年代,浮山县寨圪塔乡供销社人员挑着扁担入村入户卖东西,形成了在全国闻名的“扁担精神”。在“扁担精神”这一文化的带动和全县上下的积极努力下,去年,浮山县积极参加中博会、农博会、厦洽会、西洽会、乌洽会等招商引资活动,先后赴山东、江苏、广州、北京和欧洲等地洽谈项目,全年新落地项目67个,落地金额15.1亿元,在招商引资上取得前所未有的骄人成绩,去年浮山县开工项目50项,完成投资10.3亿元,有力推动了全县转型跨越发展。
整合旅游资源,打造三大旅游区促进全县文化旅游业强劲发展。为了进一步推动全县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浮山县还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整合旅游资源,在东部以太皇峪生态旅游区、山交八路军路居遗址、寨圪塔“扁担精神”纪念馆为依托,打造生态红色旅游区;中部以尧山森林公园、历史文化古迹和剪纸、鼓艺、木偶、餐饮等民间文化艺术为依托,培育发展民间艺术文化旅游区;西部以凤凰山庄、红豆杉培育基地、宏源青苗木基地为依托,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区。通过对文化旅游业的“强强联合”,浮山县的文化旅游业正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强劲发展态势。

  【责任编辑: 高卓然】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