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道路 环境整治 一线采风

2012-07-27 10:44: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7月25日,记者跟随市交通运输局的工作人员来到洪洞县交通干道环境整治的一线现场,感受那里“上下联动,全民参与”的环境建设热潮。
洪历路是洪洞县县城通往该县历山自然风景区的一条旅游路线,在没有进行环境整治之前,这条旅游路上非常缺乏交通指示牌,很多来自外地的游客经常会“身在路中不知路”。
完善该路段上的交通指示牌成为了该县在此次城乡道路环境整治中的一项重点工作。
当日上午9时,记者在该路段的一处施工现场看到,穿着“洪洞交通”工作服的施工人员正在一根长达数米的指示杆上进行绑定处理作业。“这条路(洪历公路)大概有25公里,一共完善补充68块指示牌,我们一天能竖起12块左右。”施工现场的负责人表示,在此次城乡道路环境整治中,需要完善补充指示牌的路段在全县境内有6条,总里程达到了140公里,累计一共要新增和完善300多块指示牌,而他们负责洪历公路路段工程量是比较大的,他们要赶在本月底彻底完成这项工作。
“有人说‘竖牌子’应该是最简单的工程,但事实上这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我们在竖立每一块牌子前,都会经过周密的推算,选定的位置既要醒目又不能让司机因为观察而分心,发生危险。而难度最大的是要在‘竖牌子’前,先清理好路基周围的垃圾。”现场负责人介绍,在此次环境整治中,仅在洪历路上,就清理出上百车的垃圾,梳理了2220米长的边沟,现在看起来干净整洁的路面,在此之前都是下了大力气来清理的。
“在设置指示牌中,我们经常会被公路地基旁边的杂草割伤到脚踝,稍不注意就会被杂草的茎叶割伤,为了保护脚踝,我们在最热的时候也不敢卷起裤腿。”一位正在路边休息的施工人员一边卷起裤腿一边给记者看他脚踝上的伤。他告诉记者,有一次在竖立指示牌时,一个刚来的小伙子因为没有经验,结果工作的第一天,他的腿上就被割了好几条口子,看着让人心疼。
在当日洪历公路上的施工现场,一组推着公路划线机的工作人员吸引了记者,只见一位负责标线的工作人员拉着一根长达百米的工具线,一边测量一边定位,而在他身后,公路划线机正沿着他之前的定位有条不絮地在路面上喷洒白色涂料。“公路划线员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任务是要对此次参与环境整治的路段进行划线作业,这个工作和‘竖牌子’一样,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必须非常严谨。”现场负责人说,公路划线员每隔百米就要重新做一次测绘,遇上拐弯较多的路段,他们只能每米每米的停重新测绘,然后再划线。
据了解,在此次全市城乡道路环境整治中,洪洞县共修补坑槽12000平米,新增和修缮交通标志牌300余块,拆除有碍观瞻的广告牌268块,完善公路标线104000米,清除沿公路两侧的各类垃圾2300余方,取缔马路市场5个。除此之外,该县交通部门实行了日常性养护机制,与76名务工人员签订了养护合同和安全协议,从长远出发,彻底改善了洪洞城乡道路的环境情况。
为认真贯彻落实我市“环境建设年”活动,7月12日,在市交通运输局召开的第三阶段工作动员视频会上,传达了“环境建设年”第三阶段关于做好城乡道路环境整治的工作要求,并根据此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要求各地方单位高度重视城乡道路的环境整治工作,以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整治计划,从源头抓起,彻底改善城乡道路的环境情况。为了打好城乡道路环境整治这场“硬战”,市交通系统还设置了一批“流动红旗”,在对各地方干道环境整治的情况进行考核后,对优秀的县(市、区)颁发流动红旗,以互相竞争的方式来鼓励地方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

记者 杨全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