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志愿服务促进书香临汾建设”“志愿服务是一群人带动另一群人”“志愿服务是不可或缺的特殊体验”……今年寒假期间,我市一些学生走进临汾市图书馆、市区九州广场以及主要街道做志愿服务,他们以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和热情周到的服务质量,赢得了周边居民赞誉。
“志愿服务促进书香临汾建设”
2月24日是寒假最后一天。当天14时,临汾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大二学生孙嘉译像往常一样来到市图书馆,麻利地穿上志愿者红马甲,快步走到青少年区开始工作。
当天,和孙嘉译一样上岗的志愿者还有20多人,他们利用假期,走进市图书馆,体会图书管理员工作的辛苦与快乐。
在少年儿童阅读区,志愿者认真整理孩子翻阅过的绘本,耐心引导家长快速查找、借阅图书,还不时地维持秩序,尽量为大家提供安静、舒适的读书环境。
分配到社会科学图书阅读区、创客空间等其他区域的志愿者,也在各自岗位上,认认真真地为市民提供借书、还书、查找书籍服务。这些看似平凡、琐碎的工作,志愿者们都耐心细致地去做,在服务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不断提升自我能力,实现自我价值。
“我很喜欢做志愿服务,在市图书馆当一名志愿者,收获满满。”孙嘉译在做了一个多月的图书管理员志愿服务后,感慨地说,“志愿服务不仅让我对图书馆工作有了全新认识,还让我提升了沟通能力、增强了服务意识、结交了一些朋友,这些都是宝贵的人生财富。”
“近年来,市图书馆建立了志愿者服务长期合作机制,积极搭建社会实践平台,专门提供部分岗位供临汾志愿者协会会员、临汾三中学生等团体进行社会实践。”市图书馆工作人员说,“此举让许多人更加了解图书馆工作,从而不断营造全社会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共同建设书香临汾。”
“志愿服务是一群人带动另一群人”
“我们住在市区九州广场附近的一个小区,在家门口就能开展志愿服务,捡拾垃圾、为树木浇水,还顺便绕着汾河骑行,非常有意思。”今年寒假,临汾一中高2200班学生王宇辉和父母一起参加了临汾蚂蚁力量儿童义工团组织的汾河河堤护绿志愿服务活动。
寒假期间,王宇辉与组员们实地调研汾河流域地表水水质监测现状。“做志愿服务会‘上瘾’。”他告诉记者,非常享受和组员们一起头脑风暴的时光,“每次讨论,观点的碰撞、融合让我们对志愿服务的认识更深刻。”
临汾四中389班学生李晨乾是一名环保志愿者。由于父母经常给他讲解垃圾分类知识,上初三时,他报名参加了学校“绿动临汾·文明生态”志愿服务活动,一到放假,就在学校周边社区向市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志愿服务过程中,我们还帮两位拾荒者找到了社区分捡垃圾的工作。”李晨乾坦言,志愿服务让他变得开朗和自信,“团队讨论当我发言时,组员们的一个点头都会给我莫大的鼓励,是他们带动了我。”
“志愿服务是不可或缺的体验”
对8岁就开始做志愿服务的葛家华来说,这早已成为她假期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假期不可或缺的特殊体验。
“交通志愿者做了6年,是我坚持时间最长的志愿服务。”葛家华是临汾三中的一名学生,也是市文明交通志愿者协会会员,在参加一次次交通志愿服务后,她深刻地体会到,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今年16岁的李佳怡是临汾三中高一年级学生,也是临汾市博物馆“千秋平阳”展厅志愿讲解员。她不仅独自完成了3000余字的讲解词,还帮助其他同学整理讲解内容、展示文明用语等。如今,李佳怡遇到游客提出的各种问题,总能对答如流,讲解也更加生动。她在日记本上写道:“志愿服务是中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特殊体验。”她认为做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学生的一种新风尚,而且其双向“育人”的教育意义正不断凸显。
这个寒假,“志愿红”奉献青春,收获成长,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这将成为他们的青春印记,也成为大美临汾一道亮丽的风景。
记者 郭秀婷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