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给出“裁决”后的这段时间,刘女士痛苦万分,甚至连续几个晚上从梦中哭醒。“儿子还没进入小学学习,学校为何会将孩子列为‘问题儿童’呢?”
意料之外的“命运裁决书”
6月13日至14日,是北京市小学新生入学报名的日子。刘女士经过再三考虑,决定把儿子送进小区配套学校——枫丹实验小学读书。13日一大早,刘女士带着儿子佳佳去学校报名。与所有前来报名入学的孩子一样,佳佳在核查身份后,进入“考场”接受学校组织的统一测试。考查内容包括汉语拼音、英语、数学以及背诵诗歌等。
大约1小时后,佳佳跟着学校副校长孟凡旺走出“考场”。孟凡旺告知刘女士:“你的孩子不爱跟人家说话,建议你赶紧把孩子送到北大六院看看病!”两人交谈时,佳佳就在跟前。
孟凡旺的话让刘女士感到十分震惊。“6年多了,我从未发现儿子有什么病啊?带孩子去检查什么呢?”
对于刘女士的疑问,孟凡旺解释说:“测试时,孩子不愿与人交流,估计学习上会有困难。建议去北大六院检测智力发展状况。”
北大六院究竟是什么医院?刘女士其实并不清楚。但学校给出的这个“裁决”,却让刘女士心急如焚。
学校到底是如何考查孩子的?走出学校后,刘女士一遍遍地询问儿子考试过程。佳佳说:“我按老师要求背完《木兰辞》,老师接着让我唱一首儿歌。当时,周围很多人都在考,那里很吵,我刚唱了几句,老师说我声音太小,听不见,让我再大声点。然后,我就没唱了。后来,老师就把我带出了考场。”
刘女士越想越纳闷:平时在家能把一篇《木兰辞》完整背下来的儿子,怎么可能会有问题呢?
6月15日一大早,刘女士夫妇带着儿子赶到北大六院。挂号后,医生首先对佳佳进行了韦氏量表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智商53,合作程度为“欠合作”。随后的比奈测验结果是:智商81,合作程度为“合作”。
同样一个孩子,两种不同的测试工具,结果为何有如此大的差距?翻开当天北大六院出具的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测试报告,记者看到,佳佳的“触觉防御及情绪”指标正常,学习能力发展、大肌肉及平衡感、本体感及身体协调等3项指标轻度失调。
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佳佳是否真如学校此前所说的属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
来源: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为啥高考在官员子女面前“矮半截”
下一篇: 我的校服我做主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