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放假了,孩子去哪儿成了家长们不得不面对的难题。近日,家住市区秦蜀路七中巷的曹女士为此伤透了脑筋:我和孩子他爸实在是难以分身照顾孩子,彼此的父母也帮不上忙,把她单独放家里也不放心。”
7月1日上午,曹女士的女儿拿回了成绩单,兴奋地嚷嚷着暑假要怎么度过。曹女士顾不上询问分数,先发起了愁:我们开了一间小吃店,每天要经营十四五个小时,到晚上一两点才能回家。孩子一放假,就只能窝在店里的角落写作业。等到我们收摊的时候,孩子早已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孩子才八岁,就很懂事了,有时还帮我们收碗、洗菜。前几天考完试在店里,帮客人倒面汤时,孩子还把手烫伤了。我们自己苦点儿无所谓,不能让孩子跟着我们受罪。”没能给孩子创造一个优越的学习环境,曹女士感到十分内疚,我给孩子报了全托的辅导站,等周末接回来后,再送她去学钢琴和舞蹈。我争取在这几年多挣点儿钱,然后多雇两个人,我就有时间多带带孩子了。”
把孩子送进辅导站、培训班,成了很多家长“解脱”的方式。上班族张先生认为这实在是无奈之举,省力却不省心。我和妻子曾经尝试带孩子去工作,但孩子待一会儿就没耐性了,还弄得同事和领导有了怨言。”张先生叹息道,我们给孩子报了几个培训班,虽然给孩子找到了去处。但是,来回接送也得浪费不少时间,比加班还累。”
没有时间,没有精力,一些家长把孩子的看管权转交给了自己的父母。刚把孩子送回老家的金叶看起来并不轻松,她心事重重地说:老人特别惯孩子,不想写作业就不写,想玩到几点就玩到几点,完全没有规律。等接回家后,孩子又得没日没夜地写作业。而且,村子附近还有小河,孩子总和同伴偷偷跑去摸鱼,说过多次都不改。”
不论把孩子送去那儿,似乎都难以两全其美。孩子们享受不到暑假的快乐与自由,家长们也疲于奔命,时时悬着一颗牵挂的心。手机店主章巧玲道出了家长们的心声:孩子在哪儿,都不如在身边安心。”
记者 李静
家长:何处安放我的孩子
学校放假了,孩子去哪儿成了家长们不得不面对的难题。近日,家住市区秦蜀路七中巷的曹女士为此伤透了脑筋:我和孩子他爸实在是难以分身照顾孩子,彼此的父母也帮不上忙,把她单独放家里也不放心。”
7月1日上午,曹女士的女儿拿回了成绩单,兴奋地嚷嚷着暑假要怎么度过。曹女士顾不上询问分数,先发起了愁:我们开了一间小吃店,每天要经营十四五个小时,到晚上一两点才能回家。孩子一放假,就只能窝在店里的角落写作业。等到我们收摊的时候,孩子早已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孩子才八岁,就很懂事了,有时还帮我们收碗、洗菜。前几天考完试在店里,帮客人倒面汤时,孩子还把手烫伤了。我们自己苦点儿无所谓,不能让孩子跟着我们受罪。”没能给孩子创造一个优越的学习环境,曹女士感到十分内疚,我给孩子报了全托的辅导站,等周末接回来后,再送她去学钢琴和舞蹈。我争取在这几年多挣点儿钱,然后多雇两个人,我就有时间多带带孩子了。”
把孩子送进辅导站、培训班,成了很多家长“解脱”的方式。上班族张先生认为这实在是无奈之举,省力却不省心。我和妻子曾经尝试带孩子去工作,但孩子待一会儿就没耐性了,还弄得同事和领导有了怨言。”张先生叹息道,我们给孩子报了几个培训班,虽然给孩子找到了去处。但是,来回接送也得浪费不少时间,比加班还累。”
没有时间,没有精力,一些家长把孩子的看管权转交给了自己的父母。刚把孩子送回老家的金叶看起来并不轻松,她心事重重地说:老人特别惯孩子,不想写作业就不写,想玩到几点就玩到几点,完全没有规律。等接回家后,孩子又得没日没夜地写作业。而且,村子附近还有小河,孩子总和同伴偷偷跑去摸鱼,说过多次都不改。”
不论把孩子送去那儿,似乎都难以两全其美。孩子们享受不到暑假的快乐与自由,家长们也疲于奔命,时时悬着一颗牵挂的心。手机店主章巧玲道出了家长们的心声:孩子在哪儿,都不如在身边安心。”
记者 李静
一样的童年 不一样的暑假
暑假来了,孩子们终于可以放下沉重的书包,尽情地玩耍。但孩子们去哪儿便成了让家长们头疼不已的难题。不论是双职工家庭、进城务工的打工者,亦或是退休在家或留守农村的老人,他们都颇感“压力山大”。
“儿子和儿媳都是标准的上班族,无暇顾及孩子。孙子今年7岁了,大多数时间是我在照顾。往年暑假,孙子都会去上培训班,没有足够的休闲时间,不过今年计划改变啦,儿子和儿媳计划带上孙子和她一起去旅游,放松放松。”家住天水家园的58岁梁女士介绍道,这不仅能给孩子带来不一样的暑假经历,更能促进父子母子之间的的亲子关系,消除隔阂。
像梁女士这样的城市双职工家庭不在少数,他们或将孩子送入培训班或是托管所,或是让孩子参加夏令营,亦或是将孩子送到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家,让老人帮忙照顾孩子。
对于进城务工人员而言,他们不会有过多的时间去照顾孩子。少部分会将孩子带在身边帮忙,既能确保孩子的生命安全,也不会让孩子的假期过得太单调,但也有部分家长将孩子交由父母照顾。
6月29日,东关摆水果摊的摊主李女士说:我不是本地人,现在在临汾做小本生意,一年半载见不了孩子几面,孩子从小就在爷爷奶奶家寄住着。暑假到了,打算把孩子接过来住。给孩子通电话时,电话那端的声音异常激动。”受农村环境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对于乡村孩子来说似乎是一种奢望。写作业、看电视、找同伴玩、帮长辈干活,几乎是呆在家里过暑假的乡村孩子全部的生活。
自小生长的村庄内外,对于附近河沟树林,李东丽已经记不清转过多少遍。家住翼城县北丁村的石女士说,女儿李东丽今年10岁,这个暑假并没有特殊的安排。“农村的孩子都是这样,无论大假小假都没啥安排,做完作业就是自由时间,空闲时间再帮家里做做家务,不像城市的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来丰富孩子的假期生活,不过这对孩子而言却绝对的放松和自由”石女士如是说。
暑假来了,孩子们的去处都有了着落,城市的孩子和乡村的山里娃无论前往何方,相信他们都能度过一个美好的假期。
记者 弓佩玉 实习生 辛双娟
广告迷人眼 报班需谨慎
暑假已然到来,孩子们喜在心上,有些家长却愁在心头。孩子放了假,父母还得工作,无暇照顾孩子,市民田女士就为即将到来的暑期如何安放孩子犯了愁。
“我儿子7岁了,我和丈夫上班没有太多时间看孩子。暑期我们想给孩子报个班,但是培训班太多,我们也不知道怎样选择,也不知道这些培训机构的资质怎样。”田女士对此很困惑。
报班需谨慎 勿盲信广告
临近暑假,不少培训机构大打“宣传牌”,各类名目的绘画班、强化班、舞蹈班等在校门口扎堆宣传,宣传单上“全国考级培训机构”、品牌教育”等字眼跃然纸上。广告做的好,但关键还得看教学资质。
记者采访了科委巷口一家培训学校,名为学校,但基础设施与平常的学校大相径庭。过道狭窄黑暗的楼上,紧密分布着几间教室,教室里简单地摆放着几张桌椅,卫生环境不尽如人意,没有安全通道,下课后孩子们就在拥挤的过道里打闹。这样的暑期班,一个月收取近2600元。
从附近的一家书画院的招生摊位上记者得知,招生的正是教学的老师,因为还是师范学校在读学生,没有毕业,还没有取得资格证,但她平时却在代课。
别为了自己省心 忽视孩子成长环境
一些家长为图省心会把孩子送到托管班,因为要在托管班吃住,孩子的生活 环境格外值得注意。记者随机走访了位于东关小学对面的一家某辅导站,以家长身份实地考察了一番,调查结果却不尽人意。
沿着“辅导站”的方向标识,记者发现居民区中有一座独立小院,门口却没有悬挂任何标牌。走进小院,十多平方米的院子因为缺少光照显得阴暗潮湿,杂物高高地堆在一边,院墙内满是下水道的潮湿气息。一层是教室,光照不进来,十多张桌椅板凳挤满狭小的空间,仅剩一米左右的过道通往二楼宿舍。
在二楼见到了辅导站负责人,她说自己是退休教师,与其他老师合办的辅导班。记者查看了一下宿舍,屋外还是阳光四射,屋子里却是光线黯淡。环顾四周,只见二三十平方米的房间摆放着10张床铺,中间空地上还拼放着4张课桌,一个大背投电视和一个破旧的电扇,整个空间被塞得满满当当。负责人告知这里是小学生的宿舍,中间的桌椅供孩子们学习使用。像这样的住宿条件平常是500元,暑期因为是全天可能更多。
暑期各类名目的培训班、辅导班争相打“价格战”、个性牌”,有时却本末倒置,忽略了教学本身和教学环境。提醒家长在选择培训班时,尽量要选择教学资质合格,环境设施良好的培训班,不要图省事,一味听信广告和宣传,最好是多方考察,让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下学习和成长。
记者 遆红戎
倾听孩子声音 合理安排假期
暑假临近,孩子们期盼着快乐的假期时光,一早就计划着自己的暑期生活。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尚处未成年的他们不得不接受父母的安排,遂愿亦或违愿,暑假让孩子们是又爱又恨。
李成钢今年小学毕业,即将升入初中的他由于英语基础差,于是还未放暑假,李成刚父母便为他报了个英语培训班和小升初课程辅导班,暑假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父母是放心了,但李成刚情绪很低落。“上学要学习,放假了还要学习,连休息放松的时间都没有,现在对学习真提不起一点兴趣。”眼瞅着暑期将至,李成刚但却愁容满面。
与李成钢情况类似,刚升初一的黄晓鑫暑假时光被各种艺术培训班霸占着:父母说要培养我的兴趣爱好,于是给我报了钢琴、书法、乒乓球三个培训班,但都没征询过我的意见。”黄晓鑫无奈道,本来还想暑假多看几本好书,参加夏令营活动,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现在看来计划又泡汤了。
暑假被各种培训班挤占是孩子面临的最为普遍的情况,也是父母最常采取的办法,忙于工作的他们,无暇顾及孩子的感受、料理孩子的生活,于是有些家长将孩子送到祖父母身边。“每年寒暑假爸妈就把我放到爷爷奶奶这里,可是他们不知道我是多想跟他们在一起,上学住校,放假就在爷爷奶奶家,见他们一面都很难。”高一生郑瑾告诉记者,她想跟爸妈一起旅行,希望父母暂时停下匆忙的脚步,陪自己过个愉快的假期。
被父母安排的假期,孩子们满是怨言,但还有许多孩子将假期视作充电学习和赶超他人的契机,开发兴趣和培养特长的机会,孩子各有各的想法,家长该如何安放孩子的暑期时光?临汾实验中学初中年级组赵主任建议:首先,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不要将教育任务全推给学校,暑假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好时光,抽空多陪陪孩子,而不是急于寻找下一处‘托儿所’;其次,父母要多与孩子沟通,尊重孩子想法的基础上再选择培训班,擅自替孩子做主只会适得其反;最后,要让孩子发挥主观能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再去培养。暑假短暂而又宝贵,家长孩子要沟通协调好,安排合理又充实的假期,让孩子对假期充满希望。”
记者 李羿玫
责任编辑:秦芳媛
上一篇: 尧都公安民警重温入党誓词
下一篇: 收获季的“童年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