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工怎样才能找到合适的“差事”?如何才能免遭“用工”陷阱的侵害?带着疑问,记者走访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科科长闫建信,为暑期打工的大学生指点迷津。
“每到暑假,暑期工’成了打工市场的又一‘大军’,而在选择工作时,作为初涉尘世的学子们,难免被一些天花乱坠的招聘形式所迷惑。为此,在开始工作之前,必须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做到深入了解,理性应对。”闫建信介绍,很多大学生在寻找工作时,常常会由于自我防范意识、劳动维权意识等比较淡薄,而不慎跌入“用工陷阱”。
闫建信建议广大从事暑期打工的学生们,一定要提高警惕,最好是去当地的人社部门、工商部门对用人单位进行事先“摸底”,看所选择的用人单位,是否进行了登记备案,同时,对企业的招工信息也应当做到心中有数。
作为找活儿的又一阵地,五花八门的中介机构,无疑成为了广大学生们的不二选择。但同时,稍不留神,就会不知不觉的被“黑中介”忽悠上当。
对此,闫建信说,中介机构的工作人员,也应当是具备相应职业资格的专职工作人员。如果遇到只有一张桌子、一部电话、一个老板组成的中介所,而未具备任何证照,则最好不要去选择。闫建信表示,一些非正规的中介机构,常常是收费项目繁多,比如报名费、押金等。因此,广大学生们在“找活”时,一定要弄清相关缴费标准和规定,不要轻易缴费。要特别注意,谨防上当受骗。
记者 成华
责任编辑:姚建
下一篇: 市人才市场专家为暑期工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