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襄汾县汾城镇三公村孝义文化广场竣工剪彩仪式暨“魅力乡村”书画展活动吸引了来自临汾、襄汾的有关领导、文人墨客及周边村民。原山西省林业厅厅长李里还专程带回了新近创作的13幅大型山水、梅花新作参加书画展,并向本村捐赠了创作书画集。书画展活动共展出了203幅书画,让观众享受到一场多彩的视觉盛宴。
襄汾县三公村是一个位于姑射山脚下普通的村庄,却曾经演绎了一曲千古流芳、悲壮英烈的三义士救孤传奇的历史故事,三公村因此而得名。村内曾有公孙杵臼庙、“三公”议事亭(已被日本人烧毁),公孙杵臼墓及墓碑。
该村中心有一天池,历史上供村民洗衣服、牲畜饮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村里户户安上了自来水,天池便失去了原有的功能。个别村民为了方便往里倒垃圾,久而久之,天池成了污水坑,既影响美观,又污染环境。为了彻底改变这一有损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不雅景观和现象,今年开春,新一届村两委下定决心改变这一面貌。他们出资12万元新建面积1200平方米的文化娱乐广场,让这块风水宝地继续为村民服务。他们高起点、高层次规划,将其建成既能体现历史文化信义价值,又能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基地、文化基地。他们高质量施工,短短几个月,挖去天池里的污泥,用三合土一层一层地垫起夯实,高出地面50厘米,铺上水泥,周围镶上了铁栏杆,四周新建了12个花池,安装了六套健身器材和篮球架,同时竖起了10米高的八角灯塔,给村民夜间活动提供了方便。在广场南北两侧立了三块石碑,一块是“弟子规”,弘扬中华以孝为首、以德为魂、以爱为先的教育理念;另一块是“朱子治家格言”,学习古人勤俭治家、正直做人的伦理道德;第三块是“重建忠智侯祠碑记”,秉承公孙杵臼舍身“救孤”的忠智、诚信之义举。西边墙上绘上了长120米的13幅图文并茂的《赵氏孤儿》故事画图。村民在闲暇娱乐之余,既能了解三义士忠义“救孤”的感人事迹,又能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孝义文化广场的建立与启用,一方面使村容村貌发生了变化,增添了光彩,为村民营造了一个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的场所,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提高了该村的文化品位,充分展现了该村欢乐祥和、文明和谐、欣欣向荣的新气象和新景象。通讯员 高兰生 赵学智
责任编辑: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