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阳光路上

2013-06-13 08:51:41 来源:临汾新闻网

祖师庙小学地处县城东,是吉县城内唯一一所寄宿制小学。由于学校处于城乡接合部,90%的学生是农民的孩子。单亲家庭、留守儿童、隔代抚养学生占的比例相当大,其中,在住宿的89位同学中,有5个双孤儿童、14个单亲家庭儿童、11个留守儿童。由于受家庭教育、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少学生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较差,礼仪、交往、感恩方面都有欠缺。

2012年9月,学校领导班子调整后,学校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生源状况,引起校长杨变花深深地思考。我们的教育对象应有教无类,像阳光一样不厚此薄彼、冷暖各异。给予阳光一样的关爱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包容,是我们义务教育学校应有的担当。只有实施阳光教育,才可以比较有效地矫正教育弊端。为此,她提出了阳光教育的理念:“面向全体,尊重个性、充满赏识、追求阳光。用人性化的情感关怀和人文化的教育措施,引导师生形成阳光、积极的生活态度、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在阳光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校抓了四方面的工作:营造阳光环境。一进大门,就可以看到学校精心制作的阳光教育理念汇总的版面和阳光教师的誓言、阳光学生誓言。学校黑板报是精心设计的“阳光墙”,上面的主题分别为“红心向党爱我中华”、“绿色生命热爱自然”、“紫色风铃乐观向上”、“温馨黄色和谐校园”、“碧蓝天空阳光自我”。教学楼上装了显示阳光教育的校徽、校风、校训、教风和学风。幼儿园楼上有“孩子的快乐从这里获得”、“明天的太阳从这里升起”的办园理念。公寓楼被命名为“阳光之家”,学生宿舍用带有阳光气息的水果名称命名,如“苹果屋”“草莓屋”“菠萝屋”等。每个宿舍的“阳光宿舍,快乐你我”的版面设计异常亮眼,每个窗台的盆景争奇斗艳,给整个宿舍楼增添了无限的生机。教室内更是班班有班风、班训和班规,班班布置有主题、有特色、有创意。置身校园,听不到一点市井的喧嚣,看不到一片飞扬的纸屑,处处都洋溢着快乐的阳光气息。

培养阳光教师。阳光教师,面对教育,有阳光般平和的心态;面对教研,有阳光般积极的热情;面对孩子,有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同事,有阳光般温暖的笑容;面对发展,有阳光般不息的能量。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学校着力打造学习型团队,培养专业型的教师。组织教师去曲沃、襄汾参加教学和德育现场会,参加“幸福人生“讲座。要求教师进行“十二项修炼”,即修炼自己的声音,让它引人入胜;修炼自己的语言,让它妙趣横生;修炼自己的眼睛,让它传神丰富;修炼自己的表情,让它神采飞扬;修炼自己的行为,让它规范专业;修炼自己的学识,让它有如涌泉;修炼自己的脾气,让它惹人喜爱;修炼自己的个性,让它鲜明唯美;修炼自己的心灵,让它平和美丽;修炼自己的气质,让它超凡脱俗;修炼自己的灵魂,让它崇高圣洁;修炼自己的人生,让它阳光幸福。

培育阳光学生。为了让孩子们“快乐学习,阳光成长”,学校一是加强阳光少先队的建设,成立了阳光少先队广播站,每天早上7点半阳光少先队广播站准时开播。学生周周有主题,自己组稿,班班参与,让阳光广播成为锻炼学生、陶冶情操的重要阵地,让学生处处能得到校园文化的滋润。二是让“晨诵、午写、晚习”成为习惯。早上课前10分钟的“诵读国学经典、阳光浸润校园”阳光诵读活动、下午10分钟的“书写方块汉字,展我师生风采”的练字活动,和晚上的“快乐读书”晚自习活动,配有专职老师辅导,成为学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学生通过长期的诵读和写字训练,陶冶情操,磨练意志,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班会、演讲赛和元旦、六一儿童节、文艺表演、寄宿生生活必备技能大赛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四是开展课间阳光大体育活动。没有体育老师的整队,没有班主任的督促,学生随着行进音乐,口号震天响,自然成广播体操队形散开,做“两操”和文明礼仪操,既锻炼了身体,又进行了文明礼仪教育。五是鼓励学生每天做到阳光行为十二多,即多一点微笑、多一份乐观、多一份自信、多一份快乐、多一份分享、多一份责任、多一次帮助、多一点包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感恩、多读一页好书、多养成一个好习惯。

阳光寄宿管理。学校要求学生公寓管理更新理念,既要服务,又要育人,对学生生活上关心,情感上关爱,思想上教育,行为上指导,心理上疏导。让学生在公寓体验到家的温馨和父母的关怀,同时,得到思想品德方面的熏陶教育。每天学校安排一名领导、两名教师值日,宿管员负责学生的衣食住行。

“你吃饱了吗?”“宿舍卫生要注意呀!”“被子、床单整理好了吗?”“该睡觉了。”……是宿管老师口头出现最多的词语。“阿姨,能不能给我梳个辫子?”“老师,你能拍着我睡觉吗?”“老师,你就像我的妈妈,我两天没见你都想你了。”……这是孩子们口头最多的话。

学校还特别准备了一个卫生保健箱,箱中常备感冒药、消炎药等,及时处理学生的头痛脑热等小病。餐厅则为学生定柜、定位,保证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餐具柜和座位,也使管理员一眼就能看出谁已吃过饭了,谁还没有吃饭。正是有了管理者的关心、细致、踏实地工作,学生在校感到家一样的温暖。

祖师庙小学实施“阳光教育”,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教师的工作能力得到提升,社会声誉和家长的满意度得到提升,走出了一条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新路。通讯员 刘党生 张立忠 刘丽莉

责任编辑: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