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撑起人生的第一把伞

2014-09-19 10:12:12 来源:临汾新闻网

清晨一缕阳光照在窗棂上时,尧都区一家幼儿园的老师们已经开始忙活了。转眼间,开学已经半个多月,新入园的小朋友是怎样逐渐适应校园生活的?9月15日,记者跟随幼儿园的老师,一起上了一回幼儿园。

 

7时30分,小六班的教室门被准时打开,第一个进入教室的老师李晓颖立刻动手打开窗户通风,还是个80后女孩的她,手头的工作却是有条不紊。不到几分钟,陆瑶老师也加入了忙碌的行列。

从厨房领到饭菜。

“老师好!”8时10分,一声清脆的童音出现在教室门口,老师们微笑着从家长的手中牵过孩子。孩子们陆陆续续进入教室,老师们也面临着第一道难关,我要妈妈,我不要上幼儿园……”哭闹的孩子不在少数,李晓颖告诉记者,这样的情况几乎天天有,尤其是刚刚开学时,孩子不适应,每天都有孩子哭,老师必须耐心安慰和引导。“小班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引导,让他们学会独立,学会交际,但是这个过程非常繁琐,所以作为老师,要有十二分的耐心和信心。”李晓颖说。

喂小朋友吃饭。

安抚小朋友的情绪。

11时30分,孩子们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享用美味的午餐,而老师们还 要不时地给年龄较小的孩子喂饭。12时30分,午休成了老师们比较头疼的时间,捣蛋鬼”们以“不想睡觉”为理由“对抗”,老师不得不穿梭在一张张小床间,轻声哄着,而此时老师的饭菜已经有些凉了。

教小朋友们做手指操。

连续的阴雨天气影响,户外活动不得不取消。15时左右,小六班的孩子们从午休中醒来,老师们打开音乐,教孩子们学手指操、跳舞,孩子们活泼可爱的天性,让雨天的教室里也格外热闹。一系列的活动结束后,孩子们要开始学习“文化课”了,老师打开电子屏幕,让孩子们观察一些小动物,然后在书本上找到每个小动物的尾巴,用铅笔连起来……看似简单的学习,但有的孩子学起来显得十分吃力,老师要不停地手把手去教。这样的工作每天要重复无数遍……16时30分,晚饭的到来意味着“今天的幼儿园生活”即将结束,看着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吃着饭菜,两位老师欣慰地笑着。

“妈妈!”一个孩子飞奔向教室门口,17时30分,放学时间到了,家长们出现时,孩子们都迫不及待地投入他们怀中,最后不忘对老师说:老师再见!”甜甜的笑容绽放在老师、家长和孩子的脸上。

放学啦。

“每每看到孩子和家长的笑脸,我都觉得自己的工作很值得。”李晓颖说道。18时30分,她将教室打扫、消毒后,再次确认窗户关好后,才锁上教室门离开。

文/图记者 郝海军 潘华玲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