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尧都区金殿镇“赶大集 ”

2016-02-05 10:08:38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猴年春节临近,正是置办年货的忙碌时分,不仅商场里充满了喜庆的节日气氛,农村的集市上也散发着浓厚的年味儿。近日,记者在尧都区金殿镇的大集上,体验了一把农村过大年的火热。

  在金殿镇中心路上,各类商品的摊位摆在宽约四米的马路两边,共有3000余米长,整个集市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春联、灯笼、中国结、肉类、苹果、橘子、红枣、锅、碗……集市上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超甜的苹果,绝不缺斤少两……”路边,一位小伙子大声对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吆喝着,“天气虽然冷,但是我的买卖还不错,快过年了,大家都忙着备年货,来赶集啥也能买下,你看,我今天都卖了3箱苹果了。”今年20岁的小伙子郭旺,家在金殿镇金殿村,平时在家里帮父母干农活,逢大集时就在集市上卖苹果,每天能卖出四到五箱,赚到300余元,用他的话说“只要能吃苦,就能过上好日子”。

  金殿镇贾册村村民张俊丽,一大早就拉了8箱橘子赶来集市售卖。“现在生活好了,过年的时候水果、蔬菜、肉样样有。”张俊丽一天卖橘子能收获600余元,与以往不同的是,她今天来到集市上,不仅是位卖家,还是一位买家。“赶集除了买东西,就是图热闹,你搞价我还价,多有年味儿。我们这一代人就喜欢这样的气氛,不像现在的年轻人,都在网上购物,在家里不出门啥也能买下,方便是方便,就感觉缺了气氛。”今年53岁的张俊丽每逢有集市就来做生意,家里的年货孩子们差不多都准备好了,她在做生意的同时,抽空就到旁边卖对联的摊位看一看,挑了几个“福”字、“门神”,再和旁边的人说说家常,聊聊生意。“边聊边做买卖,倒也不觉得累。”

  在这些红火摊位后方的一排门面房中,做家电生意的村民王序刚刚在集市上买了满满一袋子瓜子、花生,准备留着过年吃。这家店铺主要销售电视、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进入腊月后店里的销售额就不比前几个月了,王序说:“集市上最火的生意就是瓜子、花生、糖块这些年货,这不我也买了。腊月以来我的生意就主要是售后维修,销量不多。”

  集市上不仅有卖农贸产品的,还有炸麻花的、卖衣帽的、修补铝锅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以前集市上的不少商品种类虽然消失了,但美味的传统食物、火红的灯笼、搞价还价的声音、熙熙攘攘的人群,仍然让金殿镇集市充满了浓郁的年味儿,人们在集市上逛一圈下来,手里提着满满当当的年货,幸福的笑容流淌在每个人的脸上。记者 杨琦 刘静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