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遍布在市老龄志愿公益协会的雷锋身影

2016-03-03 09:46:26 来源:临汾新闻网

奉献为乐热情似火

——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市老龄志愿公益协会工作纪实

  临汾新闻网讯 他们扶危济困,古道热肠;奉献为乐,热情似火;倾情公益,矢志不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无有一份报酬,甘做最美志愿者;不求一份索取,只为传递正能量。时至今日,“临汾老龄志愿者与雷锋精神同行”早已成为协会最响亮的口号,而遍布大街小巷的老龄志愿者忙碌活跃的身影,更成为我市的一道最美风景线。

  日前,在京召开的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推进会上,临汾市老龄志愿公益协会荣膺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评选活动中的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这一单项殊荣,可谓当之无愧、实至名归。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自2013年9月组建成立以来,市老龄志愿公益协会从起初的300余人发展到目前涵盖整个尧都区的275支老龄志愿服务队分队,成员更是多达24000余人。协会日常活动包括老年文艺、老年体育、银龄义诊、帮扶困难老人、医疗保健、法律咨询、民事调解、青少年教育、环境卫生、社会治安等。

  老龄志愿者们以“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宗旨,以“为政府分忧、为社会服务”为己任,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积极构建养老保障、养老服务、老年维权等体系,兢兢业业奋发作为,为我市的老龄志愿服务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协会下属的临汾老龄志愿服务队曾被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国“敬老文明号”光荣称号,2015年9月又被授予全国首届百家“敬老志愿服务模范单位”。

  敬老助老,最核心的诉求

  2013年9月的一天,市老龄志愿公益协会的队员在鼓楼底下意外发现了一位流浪 老人。老人无儿无女无伴无家,孤独一人住在鼓楼下,靠捡破烂为生。

  由于不清楚老人的身份,也没办法替他找到家人,老龄志愿者们就时常给他送些生活用品。冬天下雪时,就第一时间给他送去棉衣、棉被。

  2014年上半年,协会决定帮助老人找回遗失已久的“身份”。几经周折,最终在南街派出所找到了流浪老人的户籍资料,并随即为他办妥户口、身份证、养老金、低保等手续,还租了一间住处。10月份的一天,老人在家不慎从沙发上摔下导致腿部骨折。骨折后老人情绪低落,甚至动了轻生之念。老龄志愿者们就轮流看护他,并开导他一定要积极努力地生活下去。“真是太感谢两年来老龄志愿公益协会的兄弟姐妹,如果不是他们的帮助和关怀,我很难活到今天。”老人告诉记者。历经一个多月的住院治疗,痊愈后的老人住进了敬老院。现在大家伙儿一有时间就去看望他。

  成立后的市老龄志愿公益协会,始终将关注重心聚焦于各类敬老助老活动的开展中,着力打造“临汾老龄微公益”品牌。由每支分队包扶1名—2名空巢老人,先后帮扶困难、残疾、孤寡、空巢老人672人,慰问困难老人322人(次),向政府申请救济特困老人28人,帮老年人办老年证1624个,举办敬老、助老、老年人知识讲座17次,向有关部门申请、给残疾老人发放轮椅14辆,帮102名残疾人办理了残疾证。协会同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流浪救助、扶危济困活动;每年都要筛选出120户特困老人进行慰问,开展“暖冬—陪孤寡老人过小年”活动。

  一年四季,无论是多么恶劣的天气,都阻挡不住老龄志愿服务队各分队铿锵豪迈的“公益之旅”。各个分队坚持常年给残疾、孤寡、患病下不了楼的老人理发、洗脚、剪指甲,并形成长效机制雷打不动;给来自灾区、贫困山区生活困苦的老年人捐款捐物;帮助社区困难老人打扫卫生、洗衣做饭收拾家;为敬老院擦玻璃扫地除尘……刚刚过去的一年,老龄志愿者们累计为贫困地区的困难老年人捐赠衣物达两万余件,捐款数万元,参与捐款捐物的成员突破5000余人。

  “银龄服务”,最响亮的口碑

  为服务看病确有困难的老年人群体,由市老龄志愿公益协会牵头组织,我市医疗单位退休专家组成的老年志愿者,先后在市区平阳广场、贾得、段店等地组织开展了60多次“银龄服务”义诊献爱心活动。他们还先后组织多位退休医疗工作者赴尧都区8个办事处的48个社区及部分乡镇进行义诊,先后接诊达6370人(次),并陆续向当地老年人发放价值30000余元的常备药品及宣传资料。

  记者走进双拥社区老年活动室,看到这里有老龄志愿公益协会、国家统计局临汾调查队组成的“专家团队“正义务为老年人服务。老龄志愿公益协会组织从各大医院退下来的医务人员,其中最年长的医务人员已年届80岁高龄。他们耐心细致地为前来的老年人进行血压测量等身体检查。

  在康庄社区、迎春开发新村社区等地,都能看到他们义诊献爱心的身影。老人都心存感激地说:“咱们的老龄志愿公益协会,可真应了那句‘夕阳无限好,为民献余热’。”为能使公益事业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市老龄志愿公益协会专门为30个老龄志愿服务工作做得比较突出的社区团队挂上“临汾市老龄志愿公益协会义工服务站”的牌子。“做公益,就是要有善做善成久久为功的韧性。”市老龄志愿公益协会会长郭艳香告诉记者。

  粉墨登场,最娇俏的“夕阳”

  2015年,结合敬老月活动和新修订的《老年法》宣传活动,郭艳香整合“人马”,在各个基层社区组织表演了丰富多样、自导自演的精彩节目。特别是全市第三届社区老年文化艺术节暨敬老月(九九重阳)社区公益行,一个多月下来,市老龄志愿公益协会走遍了临汾城区的8个办事处、48个社区和开发区及城郊周边,参与人数达3万余人,共有125支老龄志愿服务团队的300个节目精彩纷呈,4500名演职人员登台亮相,人数之多和水平之高均属前所未有。

  与此同时,协会还积极组织参与“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老体协纪念活动,组织大型广场演出,组织志愿者舞蹈老师到街道、乡镇义务教学广场舞和各种健身项目,他们还定期深入各基层社区、敬老院、光荣院以及驻地部队、军休所巡回宣传演出,形成了良好的社区效益。

  无论是在市直体育运动会上,还是在平阳广场千人健身舞中,或是在全民健身日期间千人小苹果快闪活动里,以及尧都区老体协成立30周年大会期间,市老龄志愿服务团队每次都派出千余人参加,为大美临汾、欢乐临汾贡献力量。

  去年7月,老龄志愿服务队平阳花艺术团组织了360名演职人员参加了我市消夏月活动。他们相继参加了尧都区魏村镇庙会,金殿镇北杜村“全民健身日”活动,吴村镇孙曲村农民文化艺术节,刘村镇南刘、北刘村文化艺术节活动和洪洞先进乡镇健身秧歌及百姓健康舞比赛,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化艺术节期间,他们还从华北医院请来6名医学专家,每天到现场给居民朋友测血压、查血脂,义诊人数达3600人(次),同时还发放《老年法》宣传资料、敬老宣传画2000多份。

  炎炎夏日,志愿服务队走上街头,宣传爱花护绿活动和低碳环保、轻骑健身活动。去年11月11日,老龄志愿服务队组织了一千余人,参加全国老年人健步走启动仪式。人数之多和声势之大在市民群众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4年10月至今,协会共组织、参与各类文体活动达600余场,在全国、全省赛事中多次获奖。先后组织承担了我市第二届和第三届社区老年文化艺术节暨敬老月(九九重阳)社区公益行活动。期间,先后组织全市100余支老年文艺团队7000余人(次)老龄志愿者精选出优秀节目,深入社区进行文艺演出,其中大型汇演21次。

  “获得这么高的奖赏无疑是一种压力,但更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我们会化压力为动力,把全市的老龄志愿服务工作做到更好。”郭艳香告诉记者。奋发有为,余热生辉;无私奉献,造福社会。记者相信,秉承“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志愿服务精神的市老龄志愿公益协会定将在公益的广阔舞台上,不断舞动出新的精彩。

  与此同时,协会还积极组织参与“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老体协纪念活动,组织大型广场演出,组织志愿者舞蹈老师到街道、乡镇义务教学广场舞和各种健身项目,他们还定期深入各基层社区、敬老院、光荣院以及驻地部队、军休所巡回宣传演出,形成了良好的社区效益。

  无论是在市直体育运动会上,还是在平阳广场千人健身舞中,或是在全民健身日期间千人小苹果快闪活动里,以及尧都区老体协成立30周年大会期间,市老龄志愿服务团队每次都派出千余人参加,为大美临汾、欢乐临汾贡献力量。

  去年7月,老龄志愿服务队平阳花艺术团组织了360名演职人员参加了我市消夏月活动。他们相继参加了尧都区魏村镇庙会,金殿镇北杜村“全民健身日”活动,吴村镇孙曲村农民文化艺术节,刘村镇南刘、北刘村文化艺术节活动和洪洞先进乡镇健身秧歌及百姓健康舞比赛,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化艺术节期间,他们还从华北医院请来6名医学专家,每天到现场给居民朋友测血压、查血脂,义诊人数达3600人(次),同时还发放《老年法》宣传资料、敬老宣传画2000多份。

  炎炎夏日,志愿服务队走上街头,宣传爱花护绿活动和低碳环保、轻骑健身活动。去年11月11日,老龄志愿服务队组织了一千余人,参加全国老年人健步走启动仪式。人数之多和声势之大在市民群众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4年10月至今,协会共组织、参与各类文体活动达600余场,在全国、全省赛事中多次获奖。先后组织承担了我市第二届和第三届社区老年文化艺术节暨敬老月(九九重阳)社区公益行活动。期间,先后组织全市100余支老年文艺团队7000余人(次)老龄志愿者精选出优秀节目,深入社区进行文艺演出,其中大型汇演21次。

  “获得这么高的奖赏无疑是一种压力,但更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我们会化压力为动力,把全市的老龄志愿服务工作做到更好。”郭艳香告诉记者。奋发有为,余热生辉;无私奉献,造福社会。记者相信,秉承“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志愿服务精神的市老龄志愿公益协会定将在公益的广阔舞台上,不断舞动出新的精彩。

  记者 王小庚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