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举行“十二五”辉煌成就图片展

2016-05-05 08:51:37 来源:临汾新闻网

见证城市蝶变 追梦如歌岁月

我市“十二五”辉煌成就图片展在廉政广场举行

  临汾新闻网讯 见证城市蝶变,追梦如歌岁月。5月3日,由本网举办的临汾“十二五”辉煌成就大型图片展在廉政广场举行。80余幅版面、近千张照片,图文并茂地展现了我市在“十二五”期间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我市“十三五”发展蓄力鼓劲。

  蝶变 “十二五”期间临汾成绩显著

  “十二五”期间,我市经济结构明显改善,综合经济实力迈上了新台阶。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61.1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7.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34.4亿元,年均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01.2亿元,年均增长2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8.2亿元,年均增长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72亿元,年均增长1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98元,年均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76元,年均增长11.9%。

  “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并将其作为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主攻方向。各级各部门把项目建设作为“头号工程”,抢抓项目建设“制高点”。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市继续完善领导包联、定期调度、对口推进、24小时直通车、进展通报、督查督办等9项制度,并建立了挂牌督办、联席会议、重大事项协调解决、50亿元项目直通车等制度办法。

  “十二五”期间,我市交通建设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425亿元,是“十一五”186亿元的2.28倍,在全省同行业名列前茅;“十二五”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 18245公里,比“十一五”末新增1141公里,全省排位第一;公路密度89.98公里/百平方公里,比“十一五”末增加5.63公里,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同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交事业发展,按照“优先发展城市公交、气化公交、电化公交”原则,强力推进、效果明显。5年间,我市共新增和更新580辆新型环保公交车,其中,市区新增和更新462辆,公交分担率由16%提高到20%以上,公交万人拥有量由8.7标台提高到10标台以上,加快了电动车的推广应用,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方便了广大群众出行。尤其是2015年,我市投资2.6亿元分两批购置了223台快充式纯电动公交车,全部投入运营,同时配套建设了6个公交充电站、64个充电桩,成为我市创建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中交通清洁化项目的重要一项。

  “十二五”期间,我市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为总抓手,先后在全市组织开展了环境建设年、环境提升年活动,向着生态文明、美丽临汾的宏伟目标不断砥砺前行。空气质量稳定在全国113个重点城市中上游水平,2011年12月正式被省政府命名为“山西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实现了从重污染城市向生态和谐城市的历史性跨越。

  “十二五”期间,我市实施学前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建设公办园,新(改、扩)建144所公办标准化幼儿园,新增建筑面积24.42万平方米,新增幼儿班1009个,新增学位30330个。2013年,我市启动了农村幼儿园改造项目,3年来共新建、改建农村幼儿园136所,建筑面积15.33万平方米,有效解决了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缓解了“入公办园难”的突出问题,3岁至6岁幼儿入园率达到86%,提高了50.5个百分点;在第一期3年行动计划中,通过清理整顿,全市1245所民办幼儿园减少为683所;为了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积极组织幼儿教师参加各级培训,5年参加各级培训约22000人次,占全市幼儿园教职工总人数约98%。

  “十二五”期间,我市充分运用、发挥政府贴息贷款扶持政策,大力扶持建设生产、加工、销售、市场、服务新型农业综合功能区,农产品加工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现代农业稳步推进,传统产业实现优化升级,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

  追梦飞速发展引来市民点赞

  从基础设施投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从现代农业稳步推进到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从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到扶贫开发强势突破,从党建工作全面加强到社会治理成效显著……临汾“十二五”辉煌成就大型图片展用80余幅版面、近千张照片再现了“十二五”时期,全市人民砥砺奋进,迈着铿锵步伐披荆斩棘的勇气和收获的累累硕果。

  “真没想到,十二五’期间,我市干了这么多大事、好事。抽时间,让全家人都来看看。”由于腿脚不太方便,年过花甲之年的张女士每天都会让女儿骑着三轮车带她到廉政广场,看到这里的图片展,她兴致极高。面对记者,张女士笑着说,政府在民生方面的投入,确实让每一个临汾人都享受到了实惠。

  “变化太大了,感觉临汾每天都在变样。”市民杨志刚说,城市框架不断拉大,临汾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对杨志刚的观点,不少市民感同身受。来自刘村镇马务村的一位村民说,他眼中的“十二五”是让人振奋的。“以前村里很多人都在外面打工,但去年有一些在外务工人员回到了家乡,在附近的建筑工地干活儿。”在他看来,对于老百姓而言,在哪里打工都是为了生活,但村民们既然愿意从遥远的外地回来,正说明了临汾发展速度之快。

  “波澜壮阔!”看到家乡发展得如火如荼,大学生李志强颇为自豪,作为一名在本地读大学的临汾人,他为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到兴奋,更对那些为城市飞速发展而默默贡献的建设者们心生敬意。

  高铁、飞机场、汾河公园等项目的竣工,让每一个临汾人感到由衷的喜悦和自豪。“出门不仅有了动车高铁,还有飞机可供选择,出行方面的便利给每一个临汾人省下的是时间,带来的是金钱、是效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民笑着说,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让临汾美誉度不断增加,每天清晨或是傍晚,来汾河公园散步健身已经成了很多临汾人的生活习惯。

  展板在呈现我市“十二五”辉煌成就的同时,更展现了“敢为人先,坚韧不拔,开放包容,勤劳智慧”的临汾精神,成为我市追梦“十三五”的最好贺词。

  记者 卢凯 郝海军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