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小记者:种下“蒲公英” 放飞航天梦

2016-08-15 09:23:02 来源:临汾新闻网

工作人员讲解飞机的基本构造

  临汾新闻网讯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小小蓝天梦,渴望自由自在地飞翔。8月13日,中国民航飞行校验中心、临汾民航机场联合举行“蒲公英计划”之航天科普知识播撒临汾大地活动。临汾晚报小记者团20余名采访小组成员及优秀小记者前往机场,参观校验飞机并学习飞行知识,过了一把小小飞行员的瘾。

  走进停机坪 触摸真飞机

瞧瞧我们的“通行证”

小记者过安检

  当天12时30分许,小记者到达机场后,顺利通过安检。负责安检的叔叔、阿姨为他们普及了乘机安全常识,如哪些物品是禁止随身携带也禁止托运的,乘坐国内航班有哪些要求及怎样准备可加快安全检查的流程等。

  “这么大的飞机,靠什么飞起来呢?”“飞机的油箱在哪儿?最多可以装多少吨燃油?”“飞机起飞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一进入停机坪,小记者立即被中国民用航空局校验飞机B3643深深吸引。他们围上去,看看这儿,看看那儿,眼神充满期待,同时蹦出了一连串问题。

  面对这些疑问,中国民航飞行校验中心的马机长“照单全收”。他带领孩子们从舱门开始,按照检查飞机的顺序,一边详细讲解飞机的构造及每个部件的作用,一边耐心地回答每个问题。对此,小记者张洪瑞兴奋地说:“我坐过飞机,看到过起降的飞机,但零距离了解飞机结构和飞行原理,还是头一回。”

看看飞机的尾翼

  “听了叔叔的讲解,我知道了前起落架、右翼、右侧副翼、水平尾翼及垂直尾翼的作用,也明白了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可以给飞机提供向前的动力。而且,飞机的每个微小部位都是至关重要的,缺一不可。”小记者李董心边听边记,还若有所思地频频点头。她希望长大以后,也能从事相关职业。

  体验“开飞机” 探秘驾驶舱

小记者进入驾驶舱

  绕着飞机参观了一周,小记者们好奇地望向机舱,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飞机的“大脑袋”里到底都有啥?得知可以轮流体验驾驶飞机时,他们不禁欢欣雀跃。

  小记者依次进入驾驶舱,坐上了机长的驾驶位。看着眼前的工作台,程欣妍犯了愁:“哇!这么多的按钮都是用来干什么的?开飞机的叔叔都能记住吗?如果在飞行途中,遇上故障该如何处理?”马机长随即笑着告诉她飞机上天也有自己的航线,和陆地上的道路一样,通过坐标定位,在雷达控制下按航线飞行,偏一点都不行。操纵杆和每个按钮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途中如遇故障,就需要飞行员凭借丰富的经验随机应变。

  坐进驾驶舱、戴上耳麦、握住操控杆,小记者杨振涛直呼“爽”。“这是我第一次坐飞机,也是我第一次‘开’飞机,这个过程太有趣了。”他兴致勃勃地说,“驾驶舱也不大,还很热。飞行员叔叔天天呆在里面,一定很辛苦。我觉得这份职业很崇高、很神圣,承担的责任也很重大。长大以后,我也想驾驶飞机飞向蓝天。”

  种下“蒲公英” 放飞航天梦

  小记者走出驾驶舱,每个人脸上都流露出幸福、憧憬的笑容。此次活动在他们心里悄悄埋下了一颗种子,渴望着有一天生根发芽,去实现真正的航天梦,正如蒲公英在成熟的一刻随风飞扬。

  “‘蒲公英计划’旨在让更多的小朋友接触飞机、接触飞行、接触民航、接触飞行校验,让飞翔的种子传递到更多、更远的地方。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也是一次让他们久久难忘的经历。”临汾民航机场相关负责人道出心声,希望他们有朝一日进入民航大家庭,做一名合格的民航人。”

  记者 苏亚兵 李静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