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老年艺术团 舞动夕阳红

2016-10-25 10:22:48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退休后干什么,收拾家、看孙子?还是读书看报?想必这些问题困扰着不少老年人。在市委老干活动中心,活跃着多支老年艺术团体。快板书、扇子舞、小品……一个个精彩的节目在这里紧张排练,又从这里出发出现在各个文艺汇演上。退休后的老年人用实际行动将自己变得年轻,让晚年生活更丰富、更快乐。

  “平时我也没有什么特长,从小就喜欢跳舞,上班的时候没有时间,退休后时间很宽裕,每天和老姐妹们一起跳舞健身,别提多开心了。”今年56岁的沈红英是市委老干部活动中心艺术团的创始人之一,刚退休时,闲来无事的她每天去广场锻炼身体,看别人跳舞,凭着对舞蹈的热爱,沈红英很快就融入到了广场舞中,不但收获了健康,还认识了不少好姐妹,大家决定组建起一支“艺术团”。

  “我们艺术团最开始名字叫做‘红英舞蹈艺术团’,从当初的7个人,发展到现在的30多名队员,队名也几经变换。由于队员大多是市直单位退休的,而活动训练场地也在老干部活动中心,大家经过商量后最终改为现在的‘老干部活动中心艺术团’。”沈红英说,舞蹈团成立初期,由于大家都是业余的,几乎没有专业经验,每一个节目都是经过大家数十次争论、探讨才产生的。

  排练时经常会有一些跪地的动作,时间一长,有些队员的膝盖就会不舒服,但她们贴着膏药也要坚持排练,甚至有人还带着腰伤练舞。“因为热爱,所以坚持。拥有同一个爱好,也让我们这支队伍更具凝聚力。为了舞蹈,队员们都付出了很多,没有服装自己买,没有道具到处找,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几乎所有的演出,都是自己化妆,换上演出服后,我们也会像年轻人一样来个自拍,然后将自拍照发到微信朋友圈。原先好多队员不会上网,现在她们不仅学会了上网,还会从网上购买服装道具。”沈红英说,队伍中有很多感人的事情,队员左小凤今年70多岁了,是舞蹈队的骨干。去年年底,舞蹈队受邀去香港参加中华老年体育舞蹈国际艺术节,左小凤由于腿疼准备去医院住院,可是得知要去香港参赛,她忍着腿疼赴港参加了多场表演。

  “从舞台下来,看着她一瘸一拐地走路,真让人心疼。”沈红英说。

  市委老干部活动中心艺术团共有30多人,平均年龄在60岁左右,队员大多数是市直单位的文艺爱好者。为了让这支由业余队员组成的舞蹈队伍有更好地发展,舞蹈队还专门邀请了有很深艺术造诣的张宝江、张临英担任团长和艺术总监。

  “艺术团的负责人付出的汗水比常人要多几倍,而且还不挣一分钱,每次排练节目的时候她们都是自己先反复地练习,然后再手把手地教大家。我们年龄大了,胳膊和腿脚也不灵活,大部分人都没有舞蹈功底,时常忘记舞蹈动作,队里的几个骨干队员就一遍遍地教,经常累得满头大汗。”舞蹈队员邓丽华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

  《绣红旗》《舞动中国》《老两口学毛选》《婆婆也是妈》《烛光里的妈妈》等许多精彩的节目让这支舞蹈队声名鹊起。几年间,她们跑遍了全市的各县(市、区),把欢乐带给了敬老院的老人们、山区的乡亲们、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从今年年初至今,她们就参加了40余场公益演出。

  老干部活动中心艺术团,由7位已经退休的女同志组建至今,凭借着一腔热情,将一支小小的舞蹈队壮大到现在的30余人,在各级主办的舞蹈大赛中斩获诸多荣誉,舞台上队员们灿烂的笑脸、飘逸的舞姿,向大家展示了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老年人精神风貌。

  记者 苏亚兵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