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衣寺古塔
临汾新闻网讯 这是一片生态绿洲,林木覆盖率位居山西首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全省的9倍,“大森林、大公园、大氧吧”实至名归;这是一颗人文明珠,荀子故里是千年古县,境内文物古迹星罗棋布,“安居吉地,泽泉美境”流芳后世;这是一块革命圣地,朱德、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留下了红色足迹,素有“太岳山上小延安”之美誉。10月29日至30日,全省11个市党报社长、总编齐聚安泽,用镜头和笔触记录该县以“生态绿色、人文古色、太岳红色”为金字招牌、倾力打造“山水田园城、精品旅游县”的生动实践。
望岳楼夜色
荀子文化园一角
荀子文化公园为安泽县标志性景点,景区内建筑全部仿战国风格,亭台楼阁气势宏伟、风格古朴、典雅别致。伴随着导游的讲解,大家边听边看,对荀子文化的博大精深赞叹不已。“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一位采风团成员看景睹物,不自觉地吟诵起了《劝学篇》的名句,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太岳革命老区上党课
采风团在杜村聆听革命歌曲
安泽红色资源熠熠生辉,是太岳革命老区。游览太岳军区司令部、参观太岳行署旧址、瞻仰王光烈士墓、聆听红色革命歌曲……采风团一行走进杜村,开启了“红色之旅”。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之际,太岳行政干校教授还精心为大家准备了党课“大餐”。追寻先烈足迹,传承红色文化,感悟革命精神,采风团成员们在这里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礼。
红叶岭上层林尽染
瞭望台上看美景
时值深秋时节,红叶岭上灿若云霞,宛如一幅巨大的天然彩色油画。采风团一行登临望塔极目远眺百余平方公里的红色海洋,漫步于林间小路感受大自然色调的转换,不时将一幅幅迷人的景象定格在镜头中。
水利设施助力安泽经济发展
环城水系美化县城
采风团在马壁村参观
山因水而灵动,水因山而质朴。安泽县境内遍布的山泉小溪多达400多处,黄河一级支流、全省唯一一条无污染河流——沁河纵贯该县南北上百公里,采访团成员参观了马壁村“龙门口”张峰水库水域景观,看到了一幅幅山水相依的美丽画卷。马壁村作为乡村旅游示范村,通过创卫活动水变清了、村干净了、灯也亮了,实现了化蛹成蝶的嬗变。太原日报副总编王艾萍在看到该村的村容村貌和乡村文化后感慨地说:“安泽创卫活动,不仅打造出了环境美、精神美、产业美、生态美的“四美”村庄,更为难能宝贵的是动员和扶持贫困群众参与食宿服务、礼仪接待、市场营销、环境保洁等项目,使得一批贫困家庭通过参与乡村休闲旅游的开发经营管理服务增加了收入,使创卫活动实现多赢。”今年以来,安泽县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提出“县城创国卫提前两年,乡镇创国卫覆盖全县”的目标,部署县城创国卫2016年攻坚、2017年冲刺、2018年迎检“三步曲”,全面拉开国家卫生城镇创建大幕。在创卫活动中,该县大力开展美丽宜游乡村建设,深入推进乡村清洁工程,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垃圾处理设施配套,注重一村一韵、一村一景,保护田园风光和文化遗产,保持乡村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加快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庭院美化、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建设,发展农业观光休闲、农家乐等乡村旅游。同时,将创卫与脱贫攻坚工作结合起来,在着力打造农村靓丽景观的同时,确保提前脱贫摘帽。
采风团在和川镇岭南村参观
让沉睡的文化资源活起来,是安泽县打造乡村休闲旅游品牌的一个亮点。在和川镇岭南村,采风团成员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渊源于唐代的道情戏剧演出,对村民们清悠委婉、悦耳动听的演唱报以热烈掌声。观看演出后,采风团还全面了解了该村的乡村休闲旅游节活动,当得知该村在节日期间还推出了休闲垂钓、品茶烧烤、篝火晚会、现代歌会、乡村产品展示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时,大家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安泽文化吸引了采风团一行
“安泽文化旅游亮点纷呈,短短的2天时间根本看不过来。不过我们将会共同宣传推介好这片自然与人文俱佳的发展热土,把这次所闻所见所想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来这里参观旅游、投资兴业。”采访团成员们表示。
记者 魏华 李辉 (苏晓峰 魏建云)
责任编辑:实习生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