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中的绿色通道
——市人民医院雾霾应急门诊见闻
临汾新闻网讯 (记者 刘晚) “咳嗽平日不太严重,一遇到雾霾天就加重了……”1月13日下午,在市人民医院呼吸科的雾霾应急门诊内,来自尧都区金殿镇河南村的“80”后小伙子张朝辉正在向医生详细叙说着自己的病情。医师田慧芸一边听他讲述病情一边仔细地查看着X光片,说:“这是由于雾霾天气空气流通性不好、空气质量较差引起的,雾霾中的有害物质极易诱发哮喘、气管炎、咽喉炎和一些过敏性疾病,出现咳嗽痰多、咽喉疼痛等症状。所以你在雾霾天里要尽量减少外出,如果必须外出,可选择戴上防雾霾口罩,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有害物质进入体内……”接过医生开具的诊断书,张朝辉松了一口气,笑着说:“发现自己咳嗽,而且遇到雾霾天会加重,心里感觉毛毛的。现在知道了什么原因,心里就不那么紧张了。”“雾霾天防病学会八招”“雾霾天是心血管患者的危险天”“外出做好防护雾霾措施”……在市人民医院的门诊楼前,14块五颜六色的宣传展板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医院宣传科的几位工作人员忙着发宣传单,一位叫越悦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根据市委、市政府防霾精神,我们组织专业人员对雾霾相关知识进行了收集整理,并通过医院电子屏、大屏幕、网站、微信、宣传展板、宣传彩页等平台向医院职工、就诊患者和家属以及全社会进行广泛宣传,进一步方便更多的人了解雾霾、认识雾霾,加强对雾霾的防治,加强相关疾病防治工作。”在门诊楼内的雾霾咨询台前,市人民医院门诊部副主任宋华文正在向市民做介绍。
急诊科医师张瑞芬在解答市民疑问。
为加强雾霾相关疾病的防治工作,医院呼吸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儿科、急诊科等科室设立了雾霾应急门诊和病房,开通了就诊绿色通道,加强了雾霾天气中可能发生的交通事故、群体疾病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在急诊科的雾霾应急病房里,急诊科主任毛崇涛一边查看病房里的仪器,一边对记者说:“为了打赢这场‘防霾治霾’仗,急诊科组成了院内接诊组、ICU救治组和120急救调度组。救护车统一停放在急诊科前,随时听从急救调度,要保证车载电话畅通,随时取得联系。”在该科的雾霾咨询台前,主治医师张瑞芬在为咨询者讲解为什么说雾霾天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这是因为起雾时气压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人们很容易感到胸闷,早晨潮湿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 动、心脏负荷加重等……”患者专注地听着,不时地点着头。
医务科主任乔长英向记者介绍了该院治霾防霾工作的总体情况。针对目前全市雾霾多发实情,该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成立了雾霾防治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凝聚了全院的业务骨干,进一步规范了空气污染等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制定了《临汾市人民医院雾霾天气加强呼吸道疾病管理应急预案》,根据气象部门雾霾预警级别,对应实施1级至4级响应措施,具体包括:由医院抢救领导组根据事件性质,抽调有关科室的抢救小组组成抢救队伍,立即奔赴急救现场救治。各临床、医技科室成立以正、副主任为首的科室抢救领导小组,每个科室组成2人—4人的抢救小组。乔长英说,当前,雾霾是我们最大的“敌人”,我们全院上下团结一心,防霾治霾,竭尽全力为百姓提供可靠的医疗保障。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