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农家门口的“文化大餐”

2017-03-07 09:06:57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3月1日中午12点半,3辆大巴车在市群艺馆门前一字排开,来自市群众艺术馆的百余名文艺工作者、文化志愿者和演职人员兴致勃勃、整装待发。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大美临汾·群众文化基层行”——走进霍州市退沙办什林村。

  “大美临汾·群众文化基层行”是为全社会提供广泛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而实施的一项重大群众文化活动,自2013年启动以来,演出团队先后走进农村、社区、广场、工地、学校、企业、景区、军营、厂矿、敬老院等地,义务演出100余场,将一场场精彩的文艺演出送到基层。市群艺馆副馆长乔炯介绍说,从最先开始的被动联系基层单位表演到现在基层单位主动邀请表演,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深受群众喜爱。同时,从最初市群艺馆仅有的一支舞蹈队,到现在已拥有的34支表演队,参加人数增至560人,从表演队伍的发展壮大,到被邀请表演,说明群众文化基层行活动真正扎根到基层,说明我们的活动有了影响、接了地气、得了民心。

  下午3时,汽车驶入什林村,缓缓停在了该村文化广场。舞台两侧“‘2017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红色标语格外醒目。舞台下,十里八乡的村民早早便拿着马扎来到舞台周围,里三层外三层地把舞台围得水泄不通,翘首期盼。

  演职人员下车后,立即进入工作状态,他们忙着调试音响、更换服装,此时的什林村欢歌笑语,乐音回荡,真是比过年还热闹,大家都沉浸在期待兴奋的气氛中。

  欢快热烈的开场鼓舞《和谐大家园》拉开了演出的帷幕,文艺工作者、文化志愿者们相继登台。“黄河是远亲,汾河是近邻,看到大槐树就打开了家门……”国家二级演员尹玫带来的独唱《与水为邻》具有浓浓的民族风,这首歌是临汾市委、市政府邀请北京著名词曲作家为美丽临汾写的12首临汾新民歌之一,传统的民歌让乡亲们直观地感受到了浓浓的乡音、乡情和民族文化。

  随后,模特《梦入桃花源》、特技呼啦圈、舞蹈《百花争艳》等高水平的出彩表演赢得了现场父老乡亲们的热烈掌 声。“剩下一粒米,为你熬成粥。仅存一件老棉衣,给我拿来披肩头,老百姓的事再小也要挂心头……”市群艺馆王龙的独唱《天下百姓》将活动推向高潮。

  活动现场,75岁的村民朱金秀激动地说:“这几年,村子变化可大了,路修好了,现在咱农民富裕起来了,文化下乡丰富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村里人的日子是越来越好了!”

  退沙街道党工委书记樊记虎信心满满地说,我们将进一步引深“书香城镇、文化退沙”的探索和实践,努力构建农村文化新高地,以文化转型助推经济转型,谱写“中国梦、兴霍梦”的退沙篇章。

  记者 范韶华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