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楼村:欢快的鼓点在农民心坎上跳跃

2017-03-22 21:18: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洪洞县刘家垣镇楼村的舞台旁,一位皮肤黝黑、身着黑色中山装的中年男子正在给一个男孩认真地化妆,神情专注。这个中年男子就是楼村村民史保喜。为了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他承担策划组织村民并亲自编排节目,竭尽全力准备了一场属于村民自己的文化节目。3月18日,记者特地前去采访了这一文化趣事。

  此次活动中,敲锣鼓、舞狮子、棹旱船、打腰鼓、眉户剧等民间文艺精彩登场,争相献艺。敲锣鼓是洪洞县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品牌,自尧舜时期就在民间流行和传播。锣鼓队的老人们气宇轩昂,敲打的鼓调悠扬、缓慢、厚重。引人注目的是,其中有一位70岁的老人坐在轮椅上举着锣,翻飞着手腕卖力地敲着铜锣,声声击在人们的心坎上。

  记者采访得知,这位老人叫史明光,他从16岁起就开始敲锣打鼓,去年腿部不小心受伤了,但还是放不下手中的铜锣,毅然带着伤痛继续排练表演。

  舞狮表演也是村民表演的传统节目之一。舞狮人手执绣球,上抛下丢,招引狮子做抖身、跳跃、登高等各种动作,深受村民喜爱。和锣鼓队不同的是,舞狮队是由一群10岁左右天真活泼的孩子们组成。他们是楼村小学的学生,跟随史保喜学习舞狮已有两年多了,非常热爱这一传统文化,渴望走向更大的舞台。

  旱船队的表演形式欢快活泼,犹如在水面上漂动的船那样,颇为形象地塑造出水面行船的情景;腰鼓队的老太太们风姿绰约,跳着腰鼓舞,不停地变换着队形。

  史保喜介绍,这个腰鼓队中70岁以上的老人有6个,年龄最大的陈娇兰今年已经75岁了,年龄最小的也有59岁了,从她们的精神面貌中一点也看不出岁月给她们带来的痕迹,反而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在村民的热情呐喊声中,史保喜给村民们即兴表演了自己创作的眉户戏《赶毛驴》片段,博得大家的热烈掌声。

  楼村村民在史保喜的带领下自娱自乐,用自己的双手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村民享受自己创建的文化果实,给单调的农村生活增添了新的生机。“保喜是个多才多艺的人,组织带领村民排练节目,我们这些老人平时生活比较单调,也没有兴趣爱好。他把我们组织起来敲鼓、唱歌,生活一下子变得丰富多彩,心情也好了,精神面貌也好了。”说这话的村民满面笑容。

  文/图 王隰斌 张甜甜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