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6月16日,一面写着“医术精湛高超服务热情周到”的锦旗送到了市人民医院骨创伤一科,表达了患者家属对该院骨创伤一科全体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
锦旗是63岁的王大爷送来了。早在三十多年前,王大爷就被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病,右侧肢体活动障碍,不能正常行走。病情还在加重,10年前王大爷左侧肢体也出现了运动障碍,只能过着长期卧床的生活。就在1个月前,他的右踝皮肤又受压破溃,感染未能控制,而且创面渗出多,伴有恶臭、骨外露,一家人为此烦恼不堪。经过多方求诊,王大爷来到了市人民医院骨创伤一科。
团结奋进的骨创伤一科。
王大爷有四个孩子,其中三个都在外地,只有一个女儿和老伴轮流看护。老伴王大妈六十多岁了,身体也不太好。骨一科护士长李青青怕王大妈也累倒了,便经过多方协调给王大妈找了一张小型的陪护床,白天能坐、晚上能躺,还不用多花一分钱。护士肖星瑞为了避免大爷左踝的皮肤也压坏,预防性地给大爷贴上了压疮帖。然而王大爷自患病以来,双下肢经常不经意地抽动,贴上的压疮帖很快就掉了。肖星瑞就将弹力绷带包裹在压疮帖外面,不仅能防止压疮帖掉落,还延长了压疮帖的使用寿命,减轻了大爷家的经济负担。
感动之余,王大爷的女儿制作了一面锦旗,赠给这些可亲可敬的医护人员。在赠送现场,王大妈握着护士长的手激动地说:“你们真的是太好了,一天工作那么忙,还能想的这么周全。我住了这么多的医院,没有一家像你们服务得这么好。王大爷的女儿握着护士长李青青的手说:“不光是我妈感谢你们,我也打心底里感谢你们,你们的专业、你们的仁爱深深打动了我。”
其实,让王大爷一家人想不到的是,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骨一科上演着。不一样的主人公,不一样的故事情节,一样的是那份责任与坚持。患者想调整房间、床位,医护人员尽自己所能满足他们;患者出车祸身无分文,医护人员自掏腰包轮流给患者打饭;还有他们数不清的帮助行动不便的患者洗头、洗脚的事迹。一面面鲜红的锦旗是骨科医护人员对病患倾情服务的最好证明,也是病人回馈给他们的最好奖励。
记者 刘晚 文图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