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眼下,随着天气日渐转冷,各类时令保健品也随之登陆市场,成为广大市民冬季养生的首选。然而,面对身边五花八门打着“养生旗号”的商品,消费者又该如何选择呢?在市区五一东路附近的一家药店内记者看到,保健品专柜上摆满了各类产品,从功能和成分上区分就多达十几种。
“现在人们都非常注重养生,保健品可以给人体补充很多营养物质,像高血压这种越来越年轻化的疾病,预防很关键。”该店工作人员介绍,现在是进补的黄金档期,蛋白粉、钙片、鱼油、蜂胶等养生类保健品可谓老少皆宜,也是销售的“香饽饽”。
在随机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养生问题上,部分市民甚至把保健品当做药来吃,此类现象主要集中在一些老年群体上。
“人年纪大了,身上总感觉不是这儿疼就是那儿疼,市面上不少保健品就打着能治病的旗号,老人在不知不觉中被忽悠,结果买回来一大堆。”市民张先生介绍,他父亲对各种养生保健品十分“痴迷”,医生开的药都不好好服用。
不少理性的市民则认为,养生进补的保健品并不是灵丹妙药,不能想怎么吃就怎么吃,需要因人而异,否则盲目滋补,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任何保健品都不能随便乱吃,比如人参类保健品如果乱吃,可能会引起发热、上火、烦躁不安、血压升高等症状;而对于长期饮酒的人来说,如果乱服深海鱼油类保健品,可能导致肝功能受损。”如何正确服用保健品呢?从事养生行业多年的刘老师表示,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的身体缺什么,要有针对性地补充;弄清楚时令季节,一年之中都要养脾胃,这才是重中之重。损伤了脾胃,不论你补什么保健品,吸收不了也是无意义的。同时,还要弄清楚所进补保健品是否适合自己的体质,尽量不要同时吃两种以上的补品,具体要咨询医师。
此外,工商部门也提醒广大市民,在购买养生进补的保健品时一定要注意查看外包装上是否有“小蓝帽”,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切莫把保健品当药品吃。
记者成华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