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奖”临汾“舞王”诞生啦!

2018-07-22 21:52:19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7月19日晚,绚丽的舞台与璀璨的灯光交相辉映,将市区古城公园装点得流光溢彩,分外妖娆。临汾市第13届广场文化消夏月活动之“梨花奖·我是舞王”总决赛在此上演,来自我市17个县(市、区)选手演绎的一段段精妙绝伦的舞蹈,为广大市民奉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这是我市助力2018山西省旅发大会、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群众文化系列活动的一项重要赛事。通过层层选拔比赛的方式,使全市文化阵地动起来,活起来。最终,来自乡宁县的选手凭借一支“土得掉渣”且极具家乡特色的舞蹈《梅花坡哩人莅啦》,摘得“舞王”桂冠。

  层层选拔各路高手展风采踏着喜庆欢快的旋律,3名身着盛装的妙龄女子跃上舞台。只见她们挥舞着手中的檀木板,配合婀娜的身姿,上下左右浑身“敲打”,板柄上的红绿丝穗随之在空中飞扬。这支充满乡土气息的传统舞蹈翼城浑身板《庆丰收》刚一登场,就牢牢吸引了全场观众的注意。

  “我通过村里、镇里和县里的层层选拔,幸运地来到市里参赛。我特意邀请了两个伙伴,将翼城浑身板这一传统舞蹈带上决赛舞台,展现欢庆丰收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参赛选手王乐奇来自翼城县唐兴镇陵下村,最令她骄傲和自豪的是,翼城浑身板曾登上央视2018《唱响新时代·元宵特辑》的舞台,而她正是演出队伍中的一员。在她看来,大赛不仅是爱舞之人展示自我的舞台,也让根植于各县的传统文化遗产大放异彩。

  王乐奇提到的“层层选拔”,正是此次大赛的亮点之一。大赛采取村村评、乡镇评、县级评比赛原则,举办活动场次2500余场,参与比赛选手10万余人,已产生出2349个村级“舞王”,232个乡镇级“舞王”,29个县级“舞王”。可想而知,总决赛必定是硝烟弥漫、竞争激烈。

  果不其然,各路高手云集,既有激情奋进的拉丁舞、富有朝气的现代舞,也有绚丽多彩的民族舞、底蕴厚重的古典舞,一次次惊艳全场,不禁令人心驰神往。

  助力旅发精彩呈现家乡美家乡,这个平凡的字眼,包含了太多的爱与依恋。许多选手将这份炽热的真情融入舞蹈,一招一式尽显“家乡美”。

  “卯子和英子,今生好姻缘,想着娘老子心明哲,油砣子圆又圆……”伴随乡宁新民歌《梅花坡哩人莅啦》,3名年轻的舞者杜阳、肖莉莉、张琪琪将媒婆保媒的故事演绎得生动有趣又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让观众在捧腹大笑之余,由衷地献上热烈的掌声,将大赛推至新的高潮。

  “单看这支舞蹈,似乎剧情有些简单,就是媒婆给一对男女撮合婚事。事实上,舞蹈中包含了许多乡宁元素,既有当地的婚俗特色,还有美食小吃,如臊子面、油坨子。”介绍舞蹈创意时,肖莉莉极力为家乡打“广告”,同时体现了乡宁人的朴实、忠厚,如果大家来这里旅游,一定能感受到这份真诚与善良。”紧接着,唯美的音乐《梨乡情韵》如流水般缓缓铺陈开来,两袭白衣飘然而至,演绎了一个与梨有关的动人故事。这对来自隰县的小情侣为家乡代言:隰县梨闻名遐迩、誉满全国,是我们家乡最瑰丽的一张名片。我们将地域文化与舞蹈元素相结合,将梨文化推广出去,让更多人认识这一梨乡品牌。”“我要把最美的永和展现出来!”选手刘苗饰演“花仙子”,以优美的舞姿和观众《相约花儿坡》。她激动地说:每逢5月,花儿坡槐花盛开,处处飘香,美不胜收。我把这一地方文化元素编进舞蹈,期望唤起大家来永和旅游的欲望。永和美景数不尽,等待大家一一品味。”

  舞动基层群众文化活起来“舞王”之战汇聚群英,为大家奉上了一场丰盛的视觉盛宴。安泽县选手李泽宇意犹未尽地表示:此次大赛充分调动了基层舞者的积极性,唤起了大家的主人翁意识。我从村里一路舞到市里,过关斩将,更加激发了我为家乡代言的动力。”经过激烈角逐,乡宁县选手夺得“舞王”称号,尧都区荣获一等奖,洪洞、隰县荣获二等奖,侯马、安泽、襄汾荣获三等奖,汾西、翼城、曲沃、吉县、浮山、蒲县、大宁、永和、古县、霍州荣获优秀奖。其中,襄汾、洪洞、蒲县、翼城、曲沃、隰县获得组织奖。

  捧得“舞王”,乡宁县选手杜阳、肖莉莉、张琪琪倍受鼓舞,他们同时也是乡宁大型音乐舞蹈史剧《鄂颂》的表演者。

  他们为乡宁鄂文化呐喊:乡宁是鄂文化发源地,最早可追溯到商朝。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们的家乡,一起去探寻和挖掘古老的历史。”古韵与新风共存,魅力与活力兼具。“梨花奖·我是舞王”大赛是一项自下而上的文化活动,通过层层评比选拔,不仅引导和推动了群众文化活动向基层倾斜,点燃全社会文化活动的热情性、自觉性,使全市文化阵地都动起来、活起来,充分展示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更是为助力2018年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在临汾举办献上一份厚礼。

  记者李静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