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中国最早诗歌”——《击壤歌》悠悠传承五千年,静静流淌在尧都平阳人的血液里。作为《击壤歌》的非遗保护传承人,市书协副主席张云岗银豪舒尽万般情,将心头眷恋化作百米长卷上的四个篆书大字——“尧天盛世”。
临汾是帝尧的故乡,帝尧是临汾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灵魂。张云岗出生于尧师故里——襄汾县邓庄镇席村,这里是《击壤歌》的诞生地——尧王拜师之村庄,席村文化广场至今仍存有唐代遗存的“永古·乡贤席老师故里”石碑。这方文化热土润泽和滋养着他的心灵,是他牢牢守望的精神家园,弘扬尧文化于他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夙愿。
尧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不绝,研究和弘扬其思想精髓和精神内涵是张云岗数十年追求的一项文化事业。
去年,他创意设计的“帝尧旅游”徽标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笔会上他与笔者叙其创作心路历程:临汾取得2018年山西省旅发大会主办权后,我就想着能为临汾做些什么?能为旅发大会做些什么?尧都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具魅力的人文自然景观。在工作中,我把我的每一个文化设计都与尧文化紧密结合,使之成为宣传临汾的一个个新LOGO,一张张新文化名片。”张云岗常说:数十年来,弘扬尧文化是他的使命,有了强烈的文化使命感,他在工作中发挥其艺术特长,尽心竭力将诞生于家乡的《击壤歌》通过书法、碑刻、篆刻、现代刻字等艺术形式广泛弘扬和传承,才能无愧于《击壤歌》非遗传承人的荣誉称号。
“《击壤歌》描绘了帝尧时代的太平盛世,百姓无忧无虑的劳作生活。
虽时过境迁,仍深深融入人们谱写新时代旋律的篇章。从而,反映出临汾历史悠久,久得无法用脚步丈量;临汾文化厚重的,重得至今仍在历史长河里荡漾。”这首从远古传唱至今的诗歌,早已在张云岗的人生历程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迹。
临汾被誉为“华夏第一都”。在张云岗工作的尧都博物馆,他深情地告诉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尧文化研究和传播的行列,让临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一张响亮的名片。欢迎更多有识之士来临汾投资兴业和游览观光,领略尧文化丰富的历史内涵,体验尧文化独特的民俗风情,感受尧文化不凡的当代文化价值。”记者李静 赵文家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