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时代 畅谈新生活系列报道——

农民张玉润的幸福生活

2018-10-31 21:33:03 来源:临汾新闻网  

    开栏语四十年硕果丰盈!四十年高歌猛进!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市一年一个台阶,在各个方面取得了非凡成就,展现了新时代下的新气象、新作为!四十年间,我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百姓生活稳步提升,收入”生活”民生”……一个个话题在百姓的话语间流露出满满的幸福感。

    从即日起,本报将从百姓视野出发,聚焦相关职能部门,通过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百姓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变化,以一个个色彩鲜明的关键词,引导大家各抒己见,以此表达我市干部群众“奋进新时代畅谈新生活”的心路历程。

    

    核心提示 “以前村里不通车,去哪儿都得靠两条腿。去临汾得步行五六个小时,到达霍州辛置,然后再乘坐去临汾的火车,一天就过去了,办一件事至少得三天时间。”10月19日,在汾西县邢家要乡盈村,63岁的村民张玉润谈到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变化,感慨万千,往事浮上心头。

    一条路的故事与见证

    “那年我19岁,在煤矿干活的老乡因为头部被砸,七八个人抬着他往医院送,那时离村子最近的医院在辛置,眼看着就快到医院了,人却没了……”提起这件揪心的往事,张玉润沉默了半晌。

    张玉润说:如果搁到现在,很多遗憾都可以避免。2000年左右,村里还是土路就通上了公交车。2002年,土路变成了石子路,村民们摆脱了‘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的窘境,2007年,石子路又升级成了柏油路。如今,如果遇到突发事故,或拨打120,或自己开车往城里走,能节省好多时间。

    另外,过去村里的女人在家里生孩子,现在怀孕期间都会定时去医院检查,稍有不适就直接住在医院等待生产,大人与孩子都有安全保障。”

    “三大件”的诉说与向往

    可以说,路的畅通让村民们的“出路”变得越来越宽。很多新鲜事物不再只是城里人的专利。

    “以前谁家有台电视机,村民们总会流露出羡慕的目光,那家过得可以!’如果谁家再有台缝纫机,还有自行车、手表之类的,也会被夸赞为‘过得真不赖,有三大件呢!’”张玉润有些兴奋地说。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们心中的“三大件”也正在悄悄发生着变化。“比如,谁家买车了,谁家在城里买新房了……”张玉润说。

    闲暇时,张玉润总会跟同龄人聚在一起聊天、下象棋,回想过去,他们总不忘感慨一番:想都不敢想生活能变成现在这样。”

    “智能化”提升幸福指数

    物质生活的改善,让张玉润和老乡们喜笑颜开。精神生活的丰富,也提高了他们的幸福指数。

    三年前张玉润用上了智能手机,并安装了微信。“孩子们都在外地打工,如果想他们了,我们就视频聊天。逢年过节时,孩子们除了给我和老伴儿发红包外,还给我们网购衣服、鞋子和生活用品,家里全国各地的包裹都有。”说罢,张玉润爽朗地笑了。

    此外,村里组建了微信群,大大小小的事儿都会在微信群里通知,人们想看新闻,不再局限于电视,一部手机就可轻松搞定。我每天都会在网上翻看一些正能量的东西。”张玉润总结说:过去愁出门,三天只能办一件事,现在去临汾,当天去,当天回;过去的“三大件”,现在每家每户司空见惯;过去买东西,背着麻袋步行几十里,如今鼠标、手机轻轻一点,足不出户,就可以买遍天下奇珍万物……今后,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记者亢亚莉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