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郭璞) 记者在日前召开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获悉,2019年全市教育工作思路是:坚持党建引领强化使命担当,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坚持“137”的总体思路,即围绕一个核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三项改革(新高考改革、校长职级制改革、教师县管校聘改革),七个重点(全面从严治党、教育均衡发展、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民办学校监管、学校安全),精准施策,奋发有为,啃下发展“硬骨头”,答好人民“关切题”,送出更多教育“锦鲤包”,焕发临汾教育新气象,彰显临汾教育新作为。
以“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加快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扩容。今年是“三年行动”的第二年,也是关键之年。要加快学校建设。今年市区要新建幼儿园2所:于脸谱大桥东五一东路还迁小区新建五一东路幼儿园,于中大街郭家庄小学西侧新建滨河中心幼儿园,共可招收幼儿540名;新建小学1所,可招收学生1350名。侯马市、曲沃县、襄汾县等9个县(市、区)要统筹安排积极推进完成35个中小学、幼儿园及教师周转房项目建设。要规范民办教育有序发展。控规模,严格民办学校和培训机构审批与管理,控制县(市、区)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占比,引导民办培训机构依法依规办学,建立规范管理长效机制。要继续加大整治力度。不定时进行巡查摸排,对无证照非法办学行为,发现一所查处取缔一所,坚决不允许非法办学行为再次发生。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体化推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推进德育工作创新。构建大中小幼有机衔接的德育体系,开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模式。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广泛开展经典诵读、爱国主义读书教育等主题活动;坚持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纳入德育常规工作,注重思想内化,侧重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要强化体卫艺工作。积极举办临汾市中小学足球联赛、校园篮球联赛。开齐开全音体美课程,落实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工作任务,引领学生全面发展。要加快拓展家校共育新格局。积极引进社会优质资源,开拓“家校共育”新渠道。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为城乡家庭提供普惠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以持续推进课堂改革为重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质量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是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满意不满意的“晴雨表”。要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要加强新高考改革前瞻性、适应性、过程性研究,在硬件建设、课程设置、教学管理、评价考核、保障机制等方面积极对接新高考,实施生涯教育、选课走班、综合素质评价等,并适时举办现场会总结推广经验。要继续进行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引导学校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纠正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和学生唯一标准的做法,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质量和学生健康水平不断提升。要大力推进办学模式改革,集团化办学、联盟办学、结对帮扶、盟区制管理,要覆盖到每一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整体提升义务教育质量。要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教研活动,探索建立县域内网络教研、联片教研大格局,加强对核心素养、教材、学生、教学方式、高考和中考等方面的研究,充分发挥教研活动助推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积极作用。
以教育管理改革为动力,持续激发教育内部活力。要加强教育干部管理。深入贯彻落实“一岗双责”和“四种形态”的要求,加强廉政约谈工作,形成常态化、制度化。对提任干部进行任前廉政谈话,上好履职第一课。要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在教师队伍管理上突出“聘”,盘活教师资源。通过竞聘上岗解决教师队伍中“职业倦怠”和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全体教师的工作热情。突出“建”,激发队伍活力,着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勤勉敬业、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突出“培”,优化教师队伍,继续实施“国培”“省培”计划,通过集中培训、经验交流、专家讲座、名师授课和送教下乡等方式,走出去、请进来,全方位教师培训。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按照“抓好试点、以点带面、稳步推进,不断完善”的原则,继续强力推进尧都区、洪洞县、古县、乡宁县“教师县管校聘改革”、乡宁县“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工作,为下一步全市公办中小学全面改革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