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2019年威风锣鼓传统曲牌大赛小记

2019-02-27 23:13: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锣鼓喧天,铙钹竞鸣。在“锣鼓之乡”临汾,一场传统曲牌大赛的举行,让人们见识了这种源于生活、兴于民间的传统艺术形式所具有的恒久而蓬勃的生命力。

  农历新年伊始,由市群众艺术馆主办的我市威风锣鼓传统曲牌大赛便拉开了战幕。2月21日和22日,来自全市城乡的42支锣鼓表演队伍进行了4场预赛角逐,按照现场表演得分与资料整理附加分的评判标准,其中的11支代表队得以胜出。

  谁将拔得头筹?2月24日,决赛之日。一大早,市群众艺术馆礼堂内已是人声鼎沸,座无虚席,甚至连过道里也挤满了观战群众。各参赛队伍正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传统曲牌争奇斗艳

  “决赛开始!”上午9时许,主持人话音刚落,身着红袍、头戴黄巾的席村锣鼓队便率先登场了。他们表演的曲牌《三阳开泰》,颂扬的是张飞三声喝断当阳桥、独退曹军两万雄兵的事迹,那慷慨激昂的击打、威武雄壮的气势,一开场就调动了台下观众的情绪。

  接下来上场的亢村锣鼓队也不示弱,以《风搅雪》《老鸭子》两个传统曲牌,同样获得了9.84分的平均分。白袍、黄头巾的杜家庄村锣鼓队亦有不俗表现,以《张飞打铁》《鸭子浮水》《老虎接尾》的曲牌赢得了掌声。

  高潮处,鼓声喧天,绸带翻飞。头扎白羊肚手巾、身穿白坎肩、腰系红裤带的县底村锣鼓队队员们,情绪高涨,节奏统一,把知名传统曲牌《五龙捧圣》演绎得刚柔相济、轻重缓急、高低起伏、快慢有声。当主持人报出9.94分的成绩时,引来场下一片啧啧声。

  锣鼓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乐器,有“无鼓不成乐”之说。北孝社区威风锣鼓队将鼓与锣的交叉、铙与钹的配合进行了细致结合,各个演奏环节抑扬顿挫、变化有序,各种乐器敲击起来营造出一种猛虎下山、风雨欲来的气势,最终他们以《七锣》《二排子》等曲牌取得了9.89分的成绩。而第6个上场的秦壁村锣鼓队以铿锵有力、旋律优美的表演获得了同样的高分。

  ■本色表演赢得满堂彩

  比赛过半,9.94分仍是全场最高分。正当场下观众窃窃私语时,洪洞县威风锣鼓艺术研究会锣鼓队的亮相引起了不小的骚动。要知道,这支队伍在首日的预赛中表现已颇为亮眼。且不说那白头巾、白坎肩、黑裤、黑鞋,以及黑鼓在一众艳丽装束的队伍中分外显眼,只那一声粗犷的开场吆喝就别具一格。

  决赛中,他们表演的仍是《西河滩》和《四马投唐》两个曲牌。这两个流传于洪洞县甘亭、万安一带接姑姑、送娘娘传统习俗中的古老曲牌,已随他们征战各种场合。舞台上,槌落鼓响,几声轻缓过后,节奏便骤然加快,声响也轰然加大,这些袒胸露腹、有着古铜肤色、平均年龄60多岁的庄稼汉们,用奔放恣肆地击打向全场观众展现着威风锣鼓的力量与气势之美。雄壮浑厚、高亢激昂的声响,令场下观众为之屏住了呼吸……又是一阵紧促的鼓点过后,一切声响戛然而止,利落得竟不带丝毫杂音。“一号评委9.96分、二号评委9.95分……五号评委9.98分。”缓过神儿来的人群旋即爆发出一阵喝彩声,“好,好,好!”

  9.95分的出现,并未影响到接下来几支队伍的士气。襄汾县文化馆锣鼓队的“阴阳鼓”,锣、钹、鼓节奏分明,浓厚有力;振兴鼓队则以演奏难度大、曲牌变化丰富、高潮层出不穷的《大刹》征服了评委,斩获9.91分的高分;对传统形式有着大胆改革的土门村锣鼓队,以《八牌子》的曲牌博得了观众的认可;作为我市独具一格的锣鼓队伍,浮山县文化馆锣鼓队将传统曲牌《庆唐神鼓》表演得酣畅淋漓,同样取得了9.91分的不俗战绩。

  经过3个小时的激战,比赛成绩于近午时揭晓:洪洞县威风锣鼓艺术研究会与县底村的锣鼓队平分秋色,一同获得了金奖;振兴鼓队和浮山县文化馆、土门村锣鼓队则分获银奖;襄汾县文化馆、秦壁村、北孝社区、席村、亢村5支锣鼓队共同分享了铜奖。

  与此同时,《大刹》《西河滩》《风搅雪》等优秀曲牌被列入了晋南威风锣鼓保护单位重点保护曲牌;100名优秀表演者被录入市级威风锣鼓表演艺术人才库,并颁发“晋南威风锣鼓表演艺术人才”证书,今后将优先参加我市组织的各项艺术展演活动。

  ■弘扬锣鼓文化

  推动锣鼓艺术走进生活

  夺得了金奖、入选了艺术人才库,收获颇丰的洪洞县威风锣鼓艺术研究会会长程北成反倒平静了不少,他说:“奖牌只是个荣誉和鼓励,然而威风锣鼓的鼓声却久久回荡在我们的心中。希望社会各界和爱好威风锣鼓的人士与我们联手,共同把中华民族的优秀锣鼓文化传承下去,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为社会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同样意犹未尽的还有弯煜生,这位大赛的评委拥有山西省戏剧家协会理事、临汾市戏剧家协会顾问、临汾曲艺家协会顾问、著名导演等诸多头衔,是名副其实的业内专家。弯煜生说:“晋南威风锣鼓是民间艺术的重要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融音乐、舞蹈、技艺于一体,在民俗学、历史学、社会学、美术学的研究中,都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这次比赛能有这么大的规模、表演队伍能有这么高的水平,真的想不到。通过这次比赛,让我们看到了锣鼓艺术在基层的传承与发展,发现了不少散落于民间的传统锣鼓曲牌,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

  作为此次大赛的主办方,市群众艺术馆馆长任江波介绍,该馆作为晋南威风锣鼓的保护单位,十分重视威风锣鼓的传承与发展,多年来积极开展传承人培训,壮大锣鼓队伍;积极推动威风锣鼓走出去,扩大威风锣鼓的对外宣传与影响力;培养了一批市级项目传承人。这几年,该馆通过搜集整理威风锣鼓传统资料,组织编纂完成了《晋南威风锣鼓乐谱集锦》,搜集整理了400余首曲牌和大量的影视资料,对弘扬锣鼓文化、拯救锣鼓传统曲牌、促进晋南威风锣鼓的传承与发展留下许多宝贵的资料。

  任江波表示,2019年新年伊始,该馆举办这次传统曲牌大赛,意在进一步做好我市威风锣鼓的保护工作,推动锣鼓艺术更好地走进人们的生活、浸润人们心田,引导广大群众在积极参与中体验锣鼓艺术、体验传统文化、展现民族精神、增进文化自信,在喧天的锣鼓声中敲开幸福之门,尽享新时代的文化大餐,从而获得幸福感、自豪感。

  记者 孙宗林 文/图 


     

责任编辑:姚建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