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舞春
河汾晓春
金鼓擂春
花鼓报春
临汾新闻网讯 敲锣鼓、舞龙狮、踩高跷、扭秧歌、跑旱船……2月23日,农历正月十九,临汾市同盛实验中学用一场3000余名学生参演的“闹春”活动,使民间社火这种传统庆典狂欢形式呈现了新气象。
“春”是新春社火不变的主题。圆梦一部大风锣鼓队率先登场,500名高二年级学生表演的《金鼓擂春》,威风凛凛,有板有眼。这支锣鼓队组建于2014年年底,演奏曲牌出自土门威风锣鼓,经相关专业人士全面整合,融入当今锣鼓发展趋向要求,从而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同盛实验中学大风锣鼓曲牌。
十数头憨态可掬的狮子,时而跃起,时而匍匐;一条条彩龙如腾云驾雾般上下翻飞,霸气十足。由圆梦一部近200名学生表演的龙狮舞《龙狮闹春》,威严中不失灵动,赢得了阵阵掌声。
或舞动红手帕,或转动花折伞,踏着步点,变换着队形,初中一部初一年级500名学生表演的《伞花扭春》,把秧歌这种广泛流传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民间舞蹈形式表现得趣味十足,再加上有几分惊险的抬阁表演,勾起了看台上学生家长的儿时记忆。
云龙花鼓是该校2014年年底引进的鼓乐项目,借鉴翼城花鼓演奏技巧,吸纳当地花鼓表演特点,逐渐形成了自成一体、激情飞扬、活力四射的表演风格。初中一部300名学生带来的《花鼓报春》,鼓声清脆,动作划一,青春活力四射。
由初中二部近百名学生带来的《河汾晓春》,花壳绿衣掌的河蚌姑娘俏皮可爱,白髯飘飘的艄公与端“坐”船中的彩衣娘子动作相随,犹如船行水上。在圆梦二部学生带来的《跷脚踏春》中,脚踩高跷的孔老夫子携着一众门生高吟“学而时习之”,与四大名著的经典人物鱼贯而行,引起了台下学生们的阵阵欢呼。
初中部150名学生组成的表演队伍,红装艳裹,舞步轻盈,以《鞭花打春》把霸王鞭这种流传于我省境内的民间舞蹈形式奉献给了现场观众;初中一部50余名学生带来的《跃马催春》则再现了竹马这种风行于我省城乡的传统民俗活动形式;初中二部一年级500名学生的秧歌《锦绣舞春》和二年级300名学生的云龙花鼓《花鼓迎春》轮番登场,同样好不热闹。
社火表演中,国家级非遗“雄狮登天塔”、省级非遗“浮山木偶”和“金鼓乐”3个特邀节目先后登场,则使当天的气氛达到了顶点。
此次2019己亥正月“同盛闹春”大型社火表演,临汾市同盛实验中学历时3个月的筹划、准备,认真筛选表演节目,准备服装道具,并邀请了30多位民间艺术家进行教学,在寒假冬令营期间进行了17天的紧张排练。校方负责人介绍,当天的表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广为流传的传统项目,又有濒临失传的古老艺术形式,更有融入时代元素的新潮表演。该校之所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做好这件事,意在丰富广大师生的校园生活,积极探索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新模式,在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推进临汾教育事业繁荣发展、创新发展。
记者 孙宗林/文 闫锐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