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爱心志愿者与艾滋病致孤儿童组建临时家庭的故事

2019-08-21 10:01:26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一”字形的长龙车队缓缓行进,车顶插着的爱心小红旗迎风飘扬。伴随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的嘹亮歌声,路人争相驻足观看……

  日前,好人中国雷锋驿站临汾爱心志愿服务队一行30余人,开着一队出租车,驱车前往红丝带学校,接这里的8名孩子组成“临时家庭”,共同度过开心的一天。

  以“临时家庭”的形式关爱孩子们成长,这是好人中国临汾爱心志愿服务队与红丝带学校签订的一份特殊协议。即邀请8名红丝带学校的学生,每名学生请两位爱心志愿者做一天自己的爸爸妈妈,组成一个临时家庭。爱心父母和孩子们以集体为单位参观临汾市博物馆、同盛实验中学科技馆、民族英雄霍去病及霍光纪念碑和祠堂、八路军红色教育基地。据负责人李繁森介绍,这是全体志愿者想的主意,旨在呼唤全社会对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关爱,消除社会上一些人对他们的歧视、偏见,给这些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当日早上8时,当8名身着淡蓝色的短袖上衣、藏蓝色的短裤(裙子)的孩子从红丝带学校走出来的时候,志愿者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哇,孩子们多么可爱。志愿者尝试和孩子们沟通,“孩子,你选谁当爸妈?”“孩子,我们带你好吗?”没想到,孩子们十分活泼,虽然是第一见到这么多的叔叔阿姨,可一点儿也不拘束,没几分钟就选定了自己的“爸爸和妈妈”,一手牵着“爸爸”的手,一手牵着“妈妈”的手,坐上了各自的出租车。

  关爱行动第一站是临汾市博物馆。当临时家庭李海燕一家三口走下车的时候,女孩小雪(化名)已经和她混熟了,拉紧了她的手。李海燕亲昵地对小雪说,想不想做我的女儿?小雪则扮着鬼脸说,想!在博物馆里,数字化的技术给小雪以身临其境之感,随着工作人员的详细讲解,那一幅幅漫长的历史画卷仿佛在她的眼前慢慢铺开。她睁大眼睛,仔细听着导游的讲解,还不时向身边的爸爸妈妈提出一些问题……

  关爱行动的第二站是同盛实验中学。当8个临时家庭走进校门的时候,孩子们的天真烂漫表露无遗。参观了学校丰富的藏书图书馆和设施先进的体育馆后,志愿者乔俊丽领着的孩子晓军(化名)兴奋不已,拉着乔俊丽的手说:“这所学校太美了,我也想上!”乔俊丽鼓励她,“你要想上,就要好好学习才能考上!”“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不过,最让晓军感兴趣的还是科技馆,老师给孩子们讲解格斗机器人的制作原理、如何制作飞行器等,爱科学的种子播撒在了他的心灵深处……

  午餐时间到了。孩子们被志愿者们带到了小姚面馆旗舰店。工作人员对孩子们表示欢迎,并给孩子们赠送了零食。“小家伙真的很聪明,问的问题太刁钻!”“她听话又可爱,刚才还给我讲了她的小秘密!”吃过午餐后,爱心爸妈兴致勃勃地和大家分享了孩子身上的优点及孩子们和他们之间的小故事。在热烈的氛围中,孩子们演唱了励志歌曲《隐形的翅膀》,还跳起了欢快的曳步舞。情之所至,爱心志愿者和孩子们手拉手同唱《爱的奉献》,许多人流下了激动和幸福的泪水。

  下午一路欢歌笑语,大家集体游览了民族英雄霍去病和霍光的故里尧都区刘村镇高堆村,参观了祠堂,瞻仰了塑像,聆听了他们的动人故事。大家还观看了汉服表演,收到了霍去病、霍光第八十五代后裔霍玉浪赠送的字画。最后一站是刘村镇八路军红色教育基地,在八路军抗战纪念馆,聆听了八路军英勇抗战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当孩子们通过导游的讲解,得知这里曾是山西和华北抗战的指挥中心、也曾是《游击队之歌》的创作地时,顿时兴奋不已,他们说,原来课本书上说的抗日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这太有意义了。有爱心爸妈的陪伴,孩子们心里特别踏实,一路上“爸爸、妈妈”的叫声不绝于耳……

  不知不觉已是夕阳西下,出租车车队返回了红丝带学校。8个家庭的成员依依惜别,看着孩子们泪汪汪的眼睛,爱心爸爸妈妈的眼圈也红了。“爸爸和妈妈还会来看你们的!”他们挥手离去,把爱留在了孩子们的心底。

  记者 郭璞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