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时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已愈发稀松平常。饱览名山大川秀美风光,体味古迹名胜人文内涵,“诗与远方”的完美融合,正不断满足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大众旅游时代到来,本是一件畅快人心的好事,却也一度使国民素质提升滞后的短板凸显无遗。乱丢垃圾、衣着随便、举止粗鲁、无视秩序、任意拍照、乱写乱画……种种不文明行为,不仅搅扰了其他游客的游览体验,也破坏着正常的旅游秩序和旅游环境。当出境游热潮汹涌,这类被“习惯性忽视”的陋习漂洋过海,频频曝光于异国他乡时,就俨然成了关乎国家形象、国人颜面的大事情。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身处大众旅游时代,须知每一个人都是别人眼中的风景。这种“风景”美不美,归根到底体现了个人素质的高低,也折射着国民素质的整体水平。种种丢人现眼的旅游不文明行为,引发了国人集体反思,也由此促成了“文明旅游”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维护环境卫生,遵守公共秩序,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文物古迹,爱惜公共设施,尊重别人权利,讲究以礼待人,提倡健康娱乐……每一个崇德向善、爱惜脸面的人,都自觉地把“文明旅游行为公约”视作了检点言行的标尺。
客观地说,如今旅游不文明现象相较之前已大大减少。但,不容回避的是,庞大的游客群体被置于互联网这个“放大镜”下,一小部分人不文明行为造成的负面影响仍不容小觑。换言之,文明旅游意识的深入人心、文明旅游习惯的真正养成远非朝夕易事,它依然离不开政府层面的积极倡导、媒体业界的持续宣传,以及诸如“黑名单”制度的持久实施。
“风景入眼,文明入心”,文明旅游不仅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而且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被视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水平的重要举措。今年10月18日,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市创建文明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广大市民朋友发出《文明从我做起 我与文明同行——临汾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倡议书》,其中囊括“文明旅游”便是题中应有之义。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近年来我市在叫响“中国根·黄河魂”旅游品牌和“所有旅行都是出发,到了临汾咱是回家”旅游宣传口号的过程中,能够切实抓好文明旅游宣传教育,大力培育文明旅游时代新风,不断优化景区景点游览环境,积极引导旅游从业者文明从业,这一系列举措为今日的文明旅游营造了浓厚氛围,也为我市当前的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积累了宝贵经验。
人在旅途,风景无处不在。最美的风景是文明。(孙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