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刚出家门,一只狗盯着你直叫;行走在小区,未拴绳的家犬尾随身后;社区广场上,几只狗时而互追时而奔向玩耍的孩童……这情景不陌生吧?此时,我们不由地抱怨和谴责:这些养狗人士任由自家狗狗“任性妄为”,咬伤行人该谁负责?然而,谴责过后呢?
近日,一则《古县公安局关于禁止在公共场所放养家犬的通告》有了回应。其中明示:城镇居民如携犬出户时,应当对犬束犬链,由成年人牵领,并应当避让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和儿童;不得携带家犬进入各种人员密集场所;携犬出户时,对犬在户外排泄的粪便,携犬人应立即清除;养犬不得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等等。通告被众多人转载、叫好,这既说明了大家对此类事件的关注程度,也说明了相关部门在社会管理中对群众的反映更加重视。
大家不难发现,随着养狗的人数逐渐增多,在城市公园、小区绿地等公共场所,遛狗不牵狗绳有之,狗叫声扰民、随处大小便有之,咬伤居民、吓到孩童有之,可谓是狗儿随意、人心畏惧、邻里纠纷。尤其是不系狗绳者,理由也奇葩:“我家狗狗很听话从不咬人”“狗也需要自由活动啊”……
因此,文明养犬,关键在人。
君不见全国各地因宠物引发的纠纷时常发生,更不见近日多起狗撕咬孩童的案例吗?让人揪心、痛惜之余,不更应该思考我们怎么办么?确实,不让爱犬出门不现实,但要做到文明饲养、承担相应义务很有必要。这既是对别人的负责,也是自身素质的体现。既然把爱犬带到了公共场所,那就要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把遛狗牵绳、佩戴嘴套、清理粪便作为一种自觉习惯,消除“狗伤人”安全隐患、杜绝“狗粪便”影响市容;配合相关部门或者小区物业管理部门的规定、要求,共同维护我们干净整洁的城市形象。
有效规范宠物饲养行为、倡导市民文明放养还在路上,但就广大养狗人士本身而言,仍需增强自觉性和文明意识。为此,笔者呼吁:守住文明底线,做到文明养犬,营造良好风气、共创和谐家园,为文明城市建设增添一分力。(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