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彦斌在创作
临汾新闻网讯 一掬细沙,在90后沙画师尹彦斌的妙手中来回流动,不单手指有了魔力,沙子也有了生命力,沙子起落间勾勒出一幅幅惟妙惟肖的金色画面。这沙画背后,凝聚着尹彦斌的艰辛努力。
寻梦 与沙结缘
与沙画的缘分,仿佛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2013年,怀揣音乐梦想的尹彦斌来到了北京,为了能更快、更好地实现梦想,他曾经一天做过6份小时工,甚至有好长一段时间为了帮助遇到困难的朋友,他全靠几把挂面和一瓶豆瓣酱支撑。尽管生活困苦,但尹彦斌依旧乐观面对着,“我始终相信,机会总会垂青一个有准备的人。”
于是,在邓丽君音乐餐厅做服务员、做商演策划……尹彦斌乐此不疲地在各个角色间游刃转换。“2017年,为沙画大师苏大宝策划的那场演出,是我第一次接触这门艺术。”从那以后,尹彦斌开始关注起了沙画。“沙画真正走进自己的生活还要从2018年的那场主持说起。”
2018年4月的一个下午,尹彦斌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彦斌,明天早上9点中国沙画艺术研究学会第一届理事大会在北京集典艺术馆开幕,但是我们的主持人迟迟没有到位,你要不要试一试?”尹彦斌回忆道,当听到“明天早上”“全程脱稿”等字眼时,他不是没有犹豫过,但想想来之不易的机会,便果断答应了:“只要你们信得过我,我就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
那一晚,尹彦斌找组委会梳理流程、写主持词、背主持词,忙得一宿没睡。那一天,包括新华网、今日头条等在内的三十多家中外媒体均对那次活动进行了报道。此后,尹彦斌便与沙画结缘,沉浸在沙子的世界中,一发不可收拾。
追梦 勤学苦练
为了更系统地学习沙画艺术,尹彦斌正式拜沙画创始人苏大宝为师,因勤奋好学,他还成了苏大宝老师的私人助理,并通过在网络、电视上观看老师的视频资料,与自己的实际操作融会贯通。
“洒沙”“捏沙”“漏沙”是沙画创作的基本动作。为了将沙子洒匀,或将某个动作做得更挥洒自如,尹彦斌常常整天整天地宅在工作室里练习,并在苏老师的帮助下在北京参与创作了很多大型的沙画作品。
“沙画是门动态的艺术,每一粒沙子都是有灵性的,沙画师必须学会用流沙来讲故事,这其中的故事就好像是从一盘散沙到聚沙成塔的过程。”尹彦斌说,每次演出前,为防止遗漏,他都会提前绘制草稿图。在他看来,每一场演出都是在一笔一画雕琢梦想。
渐渐地,通过不懈地坚持与努力,尹彦斌的沙画技艺熟能生巧,手指轻舞跳跃间,一幅幅特定主题的沙画不断变换。
圆梦 聚沙成塔
为了推广沙画艺术,让家乡更多的孩子接触这门艺术,尹彦斌于2018年底回到老家临汾成立了沙画工作室,将自己掌握的沙画技巧倾囊相授。每次创作之初,尹彦斌都要选好表现主题,可喜的是临汾有很多的创意素材,让他的创作手到擒来。说话间,一段有关临汾各个旅游景点的沙画创作视频在韵味悠长的曲调中缓缓打开。
“自从开办这个工作室以来,我发现很多孩子都有这方面的潜质,所以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门艺术在临汾推广出去。”除了教学外,尹彦斌还积极搭建着让孩子们走出去的平台。
就在今年8月,在“第七届世界杯青少年现场绘画大赛”暨“全球每人每年为世界贫困儿童捐赠一元钱”大型公益活动中,由“尹彦斌艺术工作室”推送的5名学员作品均获大奖,其中就读于临汾三中初一年级的陈恩泽同学凭借沙画作品《摇摇欲坠的家》脱颖而出,荣获本次大赛非现场类一等奖。
12月1日,在第九届“光大梦想·爱心启航——2019全国青少年经典诵读大会”暨“同一个心愿”母亲水窖公益活动晚会现场,尹彦斌的学生有幸与沙画大师苏大宝先生一起表演。“那天他创作的作品是《母亲水窖》,看到孩子在舞台上的自信与光彩,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谈及未来,尹彦斌充满期待地说,“我希望有一天可以带着更多的孩子一起去更大的城市和平台演出。”
记者 亢亚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