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对联颂天使,雅韵赞英雄。
两个多月来,凌晨一两点睡觉,清晨五六点起床,已经成了刘琳的工作常态。他白天采集资料信息、晚上加班创作,有时半夜突然来灵感了,他还要将已经压缩的睡眠时间挤了又挤……争分夺秒,为我市支援湖北的91名医护、一支防疫队两名公共卫生人员和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抗疫一线的14名先进个人共107名白衣战士每人都撰写了一副嵌名联。
“天使们在前方保家卫国,我要在后方作点贡献。”1月26日,临汾市第一批医疗队驰援武汉的新闻跃进了刘琳的视线,一种文化自觉激发着他的创作欲望。他说,希望将一副副对联作品变作一束束“文化之花”赠送给每个勇战疫情的白衣战士。从那时候起,他便开始了白天采访、晚上挑灯夜战的创作生活。
刘琳,现为中国楹联学会名誉理事,山西省作协会员,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楹联文化联席会副主席,临汾市楹联学会会长,临汾市非遗项目“平水韵”传承人,发表多种文艺作品数百万字,结集出版有诗词集、楹联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等作品,荣获国家、省、市各级表彰奖励百余项。本来,刚刚退休的他,还打算休闲休闲,但面对突发的严重疫情,他丢掉安逸,自我加压,以一名文艺老兵的情怀投身到“战疫”当中。
“联防联控,联合联动,一‘联’激起对联情。对联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最短小的文学样式,体现了其随之拿来、随之应用的灵活性、战斗性,体现高雅艺术的经典品味和实用功能,所以我选择以对联的形式来进行艺术创作。”如何才能将每个人的特点呼之欲出?他想到了嵌名联。
嵌名联,顾名思义,就是嵌入人名、地名、事物名的对联,借这些元素使上下联相互对应,以提高对联作品的趣味性和感染力。“光从一个侧面写,不能展现白衣天使抗击疫情的英雄气魄和光辉形象,既要把她们的名字藏到里面,也要把她们的人品、功德有机地结合起来……”刘琳说。
为了将“天使”的形象完美展现,刘琳广泛“撒网”。通过走访医护人员所在医院领导、同事;通过连线医护人员家属、朋友;通过从市卫健委搜集来的前方抗疫照片,来实现对前线医护人员的“精准定位”。
“江桥云畅,天使绽颜,抗疫奏捷飞彩练;茉莉花开,春风满面,放歌报喜谱华篇。”经过反复琢磨、推敲,来自市人民医院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员乔莉莉的形象被刘琳诠释得淋漓尽致。“乔莉莉的‘莉’字,我以‘茉莉花开’形象延伸,充分抒发了她和战友们战胜疫魔、重现春色的喜悦之情。”刘琳讲解着刚刚装裱好的嵌名联蕴含的寓意。首批8个人的嵌名联写好后,受到了市卫健委、医护人员所在医院领导、同事的高度关注和一致好评,一时间,《临汾日报》、各大网站、微信公众号也都进行了刊登、转载。
2月9日,得知第二批支援湖北的医护人员奔赴前线,刘琳又一次把“创作子弹”放入枪膛,投身到后方的“文艺战疫”中。“艳阳高照,悬壶济世,情系尧天行古道;天使降临,赐福呈祥,怀揣大爱救苍生。”在编写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员临汾市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王艳艳时,为了更为形象地诠释人物特点,他以“艳阳”起笔,一遍遍推敲,通过三次修改,才最终定稿。秉承着“品位语言,揣摩意蕴、创作精品”的信念,刘琳又一次创作完成了第二批支援湖北31名医护人员的嵌名联。来不及休息,他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第三批”嵌名联的创作中。
此次出征的还有我市疾控中心派出的两名工作人员,他们肩负着全市人民的重托、对疫情形势的研判、环境卫生与消毒的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刘琳奋笔疾书为古县疾控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刘玉锦创作了嵌名联:“千里驰援,千里控防,铜墙铁壁阻瘟毒;精心诊断,精心救治,锦口玉言暖病房”。联作把一个忠于职守、关爱患者的白衣战士活灵活现的刻画出来。与此同时,刘琳还在为52名来自县(市、区)的医护人员嵌名联创作苦思冥想。为此,和衣而睡的他常常被“梦中的楹联”叫醒,但他却乐得其所。
“淑女窈窕,天使下凡,带队驰援飞武汉;明珠璀璨,仁医济世,擎旗战疫壮尧天”。几乎一气呵成,刘琳便将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临汾市中心医院副院长郭淑明的嵌名联撰写了出来,这副联作既合乎身份,又切入主题,十分鲜明地树起一位率队抗疫的领头雁形象。
支援湖北、守护临汾。
刘琳说,这场战疫他亲眼见证了“两个战场”。支援武汉医护人员全力以赴作贡献,守护临汾的第三人民医院的白衣天使们也不遗余力地创造出零感染、零死亡的“双零奇迹”。“白衣卫士,战疫骠骑,屡展雄风堪去病;赤子忠心,擒魔鹰隼,频辉利剑尽弃疾”。这是刘琳为临汾市新冠肺炎专家诊治组组长、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刁士琦创作的嵌名联。刁士琦曾是抗击非典的英模人物,这次抗击新冠肺炎又担当大任,勇破险关,终获决胜。刘琳把刁士琦比作医疗战线上的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而“去病”“弃疾”一语双关,勇猛无比,克敌制胜。在他的笔下,我们身边的英雄,市抗疫主战场——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刘琳笑言,万万没想到本是自己个人的一点想法,竟变成了集体理想;本是一个“小小的雪球”竟滚成了一个“楹联文化工程”。从家庭角度而言,每首嵌名联出来,妻子都是第一位读者,“仗义执言”;学书法的女儿当“写手”,联墨结合;儿子做“打手”,实时录入;从社会层面而言,市楹联学会组织会员们研讨嵌名联创作艺术,市文联、市卫健委在第一时间看到他编撰的楹联后,便积极号召书法界同仁鼎力加盟,由著名书法家樊习一、单华驹等二十余人创作了百余幅佳作,满怀期待,恭迎亲人!每副嵌名联都格律工稳、立意高远,字里行间表达出对医护勇士的敬意、对抗疫英雄的祝福。
记者 亢亚莉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