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对父母永远抱有一颗感恩的心。在我们的生命中,要感恩的人太多太多,但最应该感恩的是父母,他们给了我们生命,将我们带到了世上,抚养我们成人,给了我们最真挚的爱和最无私的奉献。父母的恩情深似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无论怎样孝敬,都不足以报答父母的恩惠。
其次,要养成忠厚的家风,形成一种正常的伦理关系。父母要尽抚养子女的义务,不遗弃虐待子女;子女要积极主动孝敬赡养父母,担当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有个故事说的是夫妻俩虐待父母,像喂猪一样给父母用木碗盛饭。忽然一天见儿子做木碗,问其故,儿子回答说,你们一天天见老,赶快给你们准备木碗。夫妻俩幡然悔悟,不再虐待父母。这个故事说明,父母是子女的镜子,你不孝敬父母,就不要指望孩子能孝敬你,那些虐待、遗弃父母的人,早晚要遭到报应。
第三,要帮父母分担事务。这里是指成年子女要协助父母解忧,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减轻父母负担。现在不少年轻人以工作忙为借口,两耳不闻家中事,像个长不大的孩子,只图自己轻松,不顾父母累苦。
第四,要关心父母的感情生活,让父母保持良好心情。首先要减轻父母的寂寞感,常回家看看,勤探望父母,让父母常感到温暖。有时间多和父母拉拉家常,陪他们打打麻将、下下棋,动员他们参加一些老年人活动。在外要经常向父母报平安,回家要向父母报到,让父母放心。其次,要顺从父母,《弟子规》上说,父母呼唤,要及时应答,不要带理不理;父母交待的事要尽快去做,不要推托或偷懒;父母的教导要恭敬地聆听,父母的责备要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惹父母生气。再次,要成就一番事业,做出优异成绩,让大家知道自己的父母教导有方,让父母脸上有光,为我们感到高兴、光荣和自豪。
第五,悉心呵护、爱老敬老。清朝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曾书写“敬老如子”四个大字,就是要子女们要像疼爱和关心孩子一样去孝敬父母,关怀备至。一是饮食,老年人的肠胃虚弱,消化功能不好,加上牙齿不好,所吃食物必须要熟、热、软、烂,切忌生、冷、粘、硬。每顿不可过饱,要少食多餐。二是保温,老年人气血衰弱,最怕冷,别人不觉冷,他们就冷得不行,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服和被褥,提前对老人的房间加温保暖。三是要时时照看老 人起居安全,老人要去的地方有无危险,路上有无障碍物,地板滑不滑,坐椅稳不稳,电源插座是否裸露……四是患病的侍奉,《弟子规》上说,父母亲生病,子女应当尽心照顾,饮食喂药,小心服侍。五是保持老人的清洁卫生,衣服被褥要勤换、勤洗、勤晒,要保持居室空气通畅,勤给老人洗澡,大小便物要及时清理。
第六,要宽容父母的“过错”,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父母容易犯的“错误”越来越多,如“健忘”、“唠叨”、“固执”、“脾气暴躁”、“抠门”,常常丢三落四,交待几遍的事他会忘得一干二净;喜欢怀旧,喜欢唠叨老掉牙的事;吃饭弄脏衣服……第七,不要轻信父母的“善意谎言”。我看过一幅画,祖孙两人在饭店,孙子嚼着鱼肉和大米,奶奶吃着咸菜啃馒头。标题是“奶奶说不喜欢吃鱼肉和大米”。类似的“善意谎言”广泛存在于子女和父母之间。给父母买点好吃的,他们会说“我不爱吃,拿走吧”……为了给子女节省,让子女安心,他们会编造出种种“令人感动的谎言”。作为子女不要被这些“谎言”忽悠,要善意理解这些“谎言”,给父母以更多的物质享受,使他们安度幸福晚年。
襄汾县关工委主任 李志学
责任编辑:秦芳媛
上一篇: 隔代教育:让人欢喜让人忧
下一篇: 超市免费试吃 放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