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玻璃杯引发的想象

2014-05-15 09:19:35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上课铃一响,我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起立!”“老师好!”“同学们好!请坐!”一切如常,当学生们坐下后,我随机抽了一名靠着窗边的学生让他读昨晚的作业——一篇读后感,学生读着,我仔细听着,并环顾周围看其他同学的表现。这时,我突然发现北边的第一个窗台上竟然放着一个摔破的玻璃杯,看得我一阵儿紧张,那个玻璃杯上半截摔成了碎片,下半截的杯子赫然凸成一个尖刃,像一把匕首的刃,里面还装着玻璃碎片。外面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在这个尖刃上,玻璃杯仿佛成了聚光灯下的主角,闪着瘆人的寒光。

我的天哪!

这时我听见学生说“老师,他读完了……”我这才回过神来,脑子里一幕幕可怕的景象闪过我的大脑。我定了定神,举着杯子严肃地说:“这是谁的杯子?”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这是我的杯子,我不小心把它摔破了,还没来得及扔呢,我下课就去扔。”这时,我觉得应该抓住这一机会,对学生进行一次特殊的教育。

我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现在来进行一次想象怎么样?”说着我把那个玻璃杯举了起来。学生很好奇地看着我,我又接着说:“大家发挥你的想象力想象一下,这个玻璃杯如果一直放在这儿,会发生什么?”请大家虚构人物姓名,编一个完整的故事。给了学生几分钟的思考时间,学生们开始积极地举手发言。

一名男生先站起来说:“小红和小明在窗边打闹,在打闹的过程中,小红不小心一抬手,将杯子从窗户里推了出去,不偏不倚地砸到了在楼下玩耍的小同学的头上,那个小同学顿时血流如注,这时有人拨打了“120”,“120”的车来了将那个同学拉到了医院,经过及时抢救,那个小同学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是却永久地失去了记忆,头上也流下了一道永久的伤痕……”

又一名女生站起来娓娓地讲述着她编的故事:“小明和小强因为一点小事发生了争执,两人越吵越凶,小明一怒之下随手抓起来这个带着刃的玻璃杯刺向小强的腹部,顿时鲜血直流。”同学们又接二连三地说着自己编的故事,我对每个故事都给予了评价,从想象是否合理、人物的动作、语言、心里的描述是否到位都进行了评价。我还提醒学生:“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并嘱咐班干部、小组长要多留心、多留意,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做老师的小助手。”下课铃响了,我再次高举着这个摔破的玻璃杯说:“我们应该怎么处理这个玻璃杯呢?”学生七嘴八舌地说“把那个尖弄断了!不,应该锯断了。”我笑笑说:“大家说的方法依然不安全,我们应该拿几张废纸把它包起来,再拿块抹布裹住它,慢慢地走下楼扔进垃圾箱里。”我把这节课的“主角”包好交给了它的主人,让他把它扔掉。这个孩子郑重其事地接住它,走出了教室……“下课!”学生们依然还在继续着这个玻璃杯的故事。当晚的作业——《一堂特别的课》。

第二天,收上来学生的作文,大都洋洋洒洒,连平日不爱写作文的几个学生都写了一页多,我看着同学们的作文,想到了这个小小的、危险的、摔破的玻璃杯却带给了我和学生很多……在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中,我们的课堂变得更为重要。课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主阵地”,因此,课堂的调控能力成为新课程下教师的主要素质之一。这次自己一次随机的变化,使原本平常的文化课变成了一堂集安全教育、想象、联想于一体的生动课,让我对如何发挥课堂的调控能力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