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年仅16岁的孩子,或许我的阅历无法与成年人相比,或许我还没有真正感受过跌宕起伏的真味人生。但是对于“追求”,我掩饰不住内心的思潮,我要用青涩的笔触描述出我对它的理解与仰慕。因为毫无伪装地诉说我的想法,正是我的追求。
汉字具有独特的象形艺术,所以我喜欢从字的形象认识它。“追”坚挺的一撇,挺拔直立的又“口”,还有好似疾风骏马一般的走之儿,一气呵成的“追”字,昂首挺胸,神采飞扬。它就像一个硬朗威严的勇士,无畏地扬着头,坚定地瞪着目光炯炯的眼睛,口中喊着嘹亮刚强的口号。他豪壮地迈开大步,摆起双臂,奔跑,奔跑啊!他目不斜视,紧盯着前方,一刻不停地追赶他梦想的东西。上世纪种族歧视肆虐的年代,黑人生活在动荡又委曲求全的艰苦环境中。不公正的待遇,不道义的规定使南非的天空黑暗惨淡。黑人有何理由不能拥有快乐光明的人生!曼德拉站出来了,他积极领导黑人抗议游行,进行罢工运动。他吹响自由的号角让南非人民看到了希望,新的南非共和国在他的振臂呐喊中缓缓升起。这就是“追”,用眼睛追,用足去追,用生命去追!
“求”字却没有那么奔放。平直的横,笔直的竖,尖锐的勾,还有四个交织伸展的点、提、捺。正直坚硬的笔画,勾勒出一个庄严伫立的人物。他表情严肃端庄,他张开强壮的双臂与双手,满怀真情地渴求他毕生都要尽力得到的东西。他所渴望的东西并不理会他的努力,于是他便无悔地舍弃面子,放下尊严,向那值得用生命去交换的东西下跪。然而他的上身依旧是傲骨挺立。得不到,他没有怨恨,而是闭住双眼,让眼泪默默流下。右上角的一点,便是他心痛却光荣的泪。即使没有得到,他也用尽耐心,用尽真心,用尽尊严去求。被捕入狱的曼德拉从未停止学习法律,为实现黑人自由平等的梦想奋力追求。他不畏强权,勇敢坚毅,用生命追求梦想的精神让他的光辉岁月璀璨夺目,“南非国父”、诺贝尔和平奖的嘉奖让他万世流芳。即使黑人遭到的歧视仍未肃清,但他给南非带来的光明已普照大地。梦想,必有一天成为永远不变的现实!
追,求。两个汉字一个端庄严肃,一个豪放洒脱,但都不失一个追求者、追梦者的挺拔,骁勇的铮铮傲骨。两个字在一起,能伸能屈,刚柔并济。而它们所展现的姿态便是追求的本质含义。用力追,用心求。每个人都有想得到的东西,都有深藏于心、永生不忘的梦。但梦终究是幻想,若不迈开双腿,张开怀抱,不停地奔跑,不停地拥抱,何时可能成为现实!曼德拉是一位追求者,他用生命奔跑,永不止步,用真心和全力为黑人民族求来尊严。他诠释了追求与梦想的意义,用生命书写坚不可摧、风骨傲立的追求,让遥不可及的梦想潸然落泪,怒放鲜花。
人正如字。写好圆润又挺直的一撇一捺,才能做个堂堂正正挺拔的人;用刚硬的毅力,飘逸的风度,点睛的傲骨,才能写好“追求”二字,让人生延续奔跑的脚步,让梦想花开流芳!
临汾三中 高404班 任静琢
责任编辑:柏东丽
上一篇: 唤起孩子们读书的欲望
下一篇: 一个玻璃杯引发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