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通过线上销售渠道,今天已经卖出去了20箱苹果,比我在市场上的销量还要多。”1月14日下午,大宁县曲峨镇房村村民刘记平忙着统计当天的销售量,“今天本来是在县城的市场上出售品质稍微差一点的苹果,市场上的销量没有多少,没想到线上的订单量却这么多。”
刘记平早在1988年就开始种苹果,当时的收入一直比较平稳。那会儿年轻,种植苹果满足不了他一心就想出去闯出一片天地的心愿。多年的闯荡,他贩卖过商品,做过老板,经历了很多……后来的转变是在2016年。刘记平说:“当时在太原租了一个小门面专门卖苹果,半年下来一算账,净收入就达到3万多元,考虑到苹果产业收入可观,我就想回家乡继续种植苹果树。”
“由于多年没有学习苹果树种植知识,我地里的苹果树产量不高、品质也差一些。”回到家乡的刘记平重新把果园收拾了一遍,砍去一些老化的苹果树,又补栽了一部分。“果园重建花费不少,化肥、苗木、人工等等都需要花钱。为了解决资金缺口,我向大宁农商银行曲峨支行申请了5万元的贷款。”刘记平说,在提出申请后,曲峨支行的工作人员对他的资产、项目进行了实地调查,及时发放了贷款。资金到位了、管理上去了,他的苹果园长势越来越好。
“去年我家的苹果产量达到了1.5万公斤,为了卖出好价钱,我把苹果全部存到了县城的冷库里。”刘记平说,前段时间特别发愁,晚上睡觉都在想如何把苹果卖出去,市场上卖苹果的很多,竞争激烈,担心卖不出好价格。为了把苹果卖出去,还能卖出好价格,刘记平费尽心思,向朋友亲戚介绍,让他们帮助销售。
意外的惊喜来得总是那么突然。“就没有想到,在微信朋友圈随手发了几张苹果、苹果箱包装的照片,就为我带来了一些客户。”说起当时的情景刘记平高兴地说,他以前在外经商的时候,认识一位北京的朋友,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了他发的照片,经过一番了解后,朋友买走了10箱苹果,一段时间后这位朋友陆陆续续又帮他卖出去一部分。
“发现了新的销售渠道,就要拓展思路,把线上销售作为一条重要渠道。”刘记平说,他专门跑到县城寻找电商合作,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找到几家电商,并达成了合作协议,最多的时候,一天卖出去150箱,比在市场上的收入还高。
“现在不仅仅依托电商卖苹果,还找了专门的‘网红’为我做宣传。”刘记平拿出手机打开快手APP找出经常关注的一位大同“网红”说,这个“网红”他已经关注了很久,平时在线观看的人数很多,现在已经有了合作意向,前段时间给他快递了两箱苹果,让他帮忙做宣传。
说话间,刘记平的微信上传来叮叮叮的提示音,他赶紧查看消息,高兴地说:“这又来了10箱订单,明天就得往快递店送苹果。”
记者 刘文军
责任编辑: 吉政